80-90

  于是姐妹俩通过玉佩,终于把事情的本末串了起来。

  姐姐要在并州这样的四战之地扎根,铁马必须掌握在手上,在和妹妹联手搞定了铁官之后,刘申父亲手下的马市,自然成为了下一个目标。

  边郡的权利更叠比青州更加血腥直接,刘申家还只是庶庶庶宗亲,因此段宁演都没演,一个“勾结外敌”的罪名扣下来,一天之内,进府、手起刀落、马市抓人、重启马市,熟练的拿下了代郡的马市贸易线。

  只是没想到,被刘申家的衷仆看到了,光记了个脸回去,又将这脸在曹班身上对上,因此整出这场“错杀”。

  如今姐妹手下皆是亡魂过百,两人都知道,这条路再无法回头了。

  第86章

  清晨, 家住合浦郡的赵敦被生生冻醒。

  他一翻身,怀孕的妻子也跟着醒了。

  “你快睡吧,我去把暖宝重新热一热。”

  妻子迷迷糊糊地点点头, 又继续睡了,赵敦起身下榻, 从柜子里搬出一床被褥。

  这是一床纯棉的被褥, 和榻上那只铜制的“暖宝”一样,都是他用工酬从百物堂换来的。

  全新的棉被还带着日光照射过的温暖气息,赵敦用手拍一拍,蓬松又舒适,他轻轻给妻子盖上,手伸进被子里,摸出暖宝。

  这暖宝是交州格物院捣鼓出的新鲜玩意儿,不久前摆上百物堂的货架时, 根本无人问津,他当时是刚巧得知妻子又怀孕,想到妻子天生体寒,才咬牙换来了一个, 本来是打算冬季用的,可是谁能想到,七八月的天, 能冷成这样呢?

  前几天去新闻台,听念新闻的小女郎说, 苍梧郡北面的山地还下雪了呢!

  这时,妻子突然唤他,他连忙上前,扶起妻子,却见妻子指着窗边。

  赵敦转头,看到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棉絮自空中飘扬而落,推开窗户伸手,棉絮触手即化。

  这是……雪?

  下雪了?

  天啊,下雪了!

  赵顿猛地跑出门,仰头看天,无数纯白的雪花从天而落,他张开嘴去接,入口丝丝冰凉。

  他一个合浦人,这辈子居然能见到雪! ?

  而且,这还是八月天啊!

  赵敦的妻子也因为眼前的景象激动不已。

  他安抚好妻子,匆匆换上厚棉衣,赶到工坊。

  果然,工坊里人人都在议论这诡异的天气。

  赵敦的同村好友赵河从后面走上来,拍他肩膀。

  “你小子好聪明,我刚刚去百物堂,全是排队换暖宝的,队伍从县衙都快排到城门口了!”

  赵敦也庆幸自己运气好:“那你换到了吗?”

  赵河摇摇头:“这么多人,肯定轮不到我了,不过听说冶炼工坊那边凌晨就被通知集体返工加产,应该很快能补充货源吧。”

  赵敦点点头,赵河在家中行四,前面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都在合浦郡工酬最丰厚的船厂做工,御寒的衣物肯定不用担心。

  想到这里,赵敦不由感慨,要是从前,遇到这样的寒灾,别说他一家了,整个郡中十户恐怕都要空掉半数。

  如今有了格物院发明的棉服、暖宝,郡中又定时发炭,他们才能安稳地度过这个秋冬,刺史大人说,是科教的力量在无形中引领着大家,这是最近郡中人人都在谈论的新“概念”,他听得似懂非懂,但是他知道,那些掌握奇术的格物院学员们都信奉科教,他想,如果科教能让他吃饱穿暖,他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考进格物院,学习科教。

  于此同时,交州刺史府内,官员们抱着文书,来回跑得满头大汗,虽然今年交州格物院农科已经给出了极寒的天气预测,他们也准备了应急预案,但是八月飞雪的天气实在是太过极端,光是安抚百姓的恐慌情绪,就得费不少心力。

  石默将工坊的运转情况报告交给郑玄。

  “让棉服厂把存货都放出来,折价兑换,辛苦一下庞伊,接下来至少一个月不能停工了。”

  庞伊是骆越族人,他南下寻找棉种的故事被编入了交州蒙学课本中,后来又参与建立了交州的棉服工坊。

  “船厂这边已经在造的不能停,其他的全部停工,人员交由农都尉统一调配。”

  又有人掀开布帘,从外面匆匆进来,是刚从青州返回的吴声,衣服上还带着寒意和水汽,他从衣襟里取出被油纸包裹好的一摞文书。

  文书是朱崖港交付即墨港三船粮食的通关印信,下有两边船员、货员的签字盖章,以及接受方曹班的签字盖章。

  郑玄确认无误,签字盖章后,文书交给他的秘书官归档。

  这样大规模的寒灾之下,农作物必然减产,要是之后再跟着旱灾,那么接下来就会是蝗灾、饥荒……

  郑玄治下水稻可达一年三熟,屯粮三年,支撑青州问题不大。

  但是主公来信中却表示,她担心的不仅仅是天灾,还有接下来的人祸……

  所以船厂无论如何不能停摆——

  寒灾之下,瘟疫在九州蔓延。

  兖州泰山郡,郡守府衙内,郡丞诸葛珪躺在榻上,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