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70
只见书册上是两个大字——语文。
下方一行小字写着:一年级上册。
语文又是什么文……
“敢问叔茂当年,是如何开蒙的呢?”马日磾反问赵戬。
这个问题倒是少见,赵戬回忆了一下,道:“我是在赵氏族学开蒙,学中蒙师口述,我和其他一同开蒙的晚辈们先学习背诵,蒙师则其优者,准我们传阅、誊抄族中藏书。”
马日磾笑道:“我也大致如此,就连曹侯本人,想必也是这样开蒙吧。”
“但如今在长安,小童不论男女、出身,年满五岁即可免费入城中四所小学读书识字,叔茂手中这样的启蒙书籍,在学中人手一册,虽然不能带回,但取阅不收任何费用。”
“即使是成丁,城中也有夜间识字班,二十钱,可入学就读一个月,若是通过了考核,成绩优异者,还能被分配到不需要体力劳累的活计。”
赵戬手持书页,半天翻不过去,身体不知是因为震撼还是因为心虚,开始直冒冷汗,对于马日磾所说长安学制,他只能想到一句话。
——有教无类。
曹侯这哪是在效董贼谋逆啊,她这是要行孔圣之道啊!
这时,车厢一阵小幅晃动,停了下来。
“入城需要登记,要劳烦叔茂下车,配合一下士兵们的工作。”
赵戬还没回过神,身体僵硬地听从马日磾的指引下了车,他回头看向来时的道路,直到这时,他才意识到,这一路从码头行到城门,居然都没有一丝颠簸。
而且他的屁股一点儿也不痛!
要达到这个效果,这么长的路,就必须一个坑都没有才行。
……那肯定不是土路了,以他的经验,只有石板路和沙石路能做到,但石板路造价高,沙石路维护成本高,无论是那种,都说明,长安的财力也非同小可!
他跟随马日磾在城门口完成了签名登记,一路的见闻,让他对城内更加紧张和期待,但他没注意到,同样在排队等候进城的百姓,看到他们的马车后,忽然躁动了起来。
“按规定,初到长安者,都是在码头登记的,但码头人多眼杂,叔茂作为使者莅临,百姓的盛情难却,我们还是不要影响码头秩序了。”
马日磾尽职履行他向导的职责,这时,一名妇人举着个什么东西,突然在队伍后面大喊了一声。
“探花郎!!!”
赵戬还在研究城门士兵肩上的肩章,马日磾几乎是条件反射一样,立刻反应过来,一把拽过赵戬的衣袖:“失礼了!”
他推着赵戬上了马车,然而还是慢了一步,车帘落下的前一刻,一只皱皮木瓜正正砸在赵戬的脑门上。
紧接着,就是如雨点一般的大小瓜果被从门帘、窗帘丢进来,马日磾急得大喊着催促车夫快走,百姓却因为听到了声音更加激动,又是一个大块头的果子被丢进来,赵戬已经有了经验,眼疾手快地接住,顿时手心汁水横流,桃香盈车。
“刺,刺客!?”赵戬惊慌道,但是看着怀里的李子、桃子、木瓜,又不敢确定。
马车已经入了城,转进了小路,马日磾这才松了口气,无奈又生气地抱怨道:“我早说不想坐这车了,每次坐,必出事!”
他朝赵戬抬了抬下巴:“吃吧,都是新鲜的,叔茂来得正是时候,要是冬日来,还遇不上这样的事呢。”
赵戬一头雾水,手里那颗淌水的桃子确实闻着鲜甜,他不好意思在马日磾面前吃,只能这么僵硬地举着:“刚刚他们说的探花郎是什么?是戬孤陋寡闻,未曾听过这样的官职。”
马日磾道:“叔茂不必自谦,这探花郎确实不是官职,而是统一考试第三名的美称,去岁考完,头三名游街,当时的探花郎便乘的这架马车,因为生得实在貌美,百姓心生喜爱,便投掷瓜果……”
赵戬因为这场突发事件,反而放松下来,还有心情和马日磾调笑:“那马尚书日后若是馋瓜果了,便乘这架马车出行。”
马日磾也笑了,摇头道:“哪有那么容易,公车只能公用,我们这次出来也是要登记的。”
马车因为绕道,走了远路,经过一处空地时,赵戬见一些人在那里修筑木台。
他突然想起了现下的时节。
“这处木台,可是为了祭月?”
第163章
“不是祭月,那是武举的擂台。”马日磾也跟着看向木台,“不过长安今年也是丰收年,武举结束后,礼部就会着手准备祭月事宜。”
“叔茂可以留下来观仪啊。”马日磾突然搓着手笑道。
赵戬总感觉对方的笑容不怀好意。
马车绕过修木台的空地,正午时分,工人们都在空地旁的草棚内用饭休息,赵戬四处看了看,没见到拿着鞭子监督工人的士兵。
只有草棚里那位负责分发饭食的妇人佩有肩章,以他抵达长安这短短一个时辰的认知来看,这是位女军。
听说曹班重用凉州出身的姑臧君段宁,将长安军权交予其统揽,段宁身为女子,长安城内有女军出现,倒是不奇怪。
但一座在女人庇护下的城池?
赵戬总感觉哪里怪怪的,但又说不上来。
“又是文试,又是武举,看来曹班誓要将天下英才纳入曹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