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90

天气,但或许可以从水车下手,夏季雨水相对充沛,他还有一个夏天的时间……

  陪着陈家阿翁唠嗑了一下午,安抚下老人的情绪后,诸葛亮婉拒了陈家留饭,独自返回了乡办院。

  一直候在院门口的游徼陈方抱着手臂,表情不善地望着诸葛亮:“那个老贼又和你说什么了?”

  诸葛亮满脸疲惫,也没看他,回到屋里,放下药箱,清点消耗的药品,打开登记簿,一一记录。

  药品属于三级管制品,派驻乡办院的啬夫可以向县城申请,但进出均有限额。

  药箱锁好,游徼帮他放到了木柜顶上:“你可别听他瞎说,那地就是我家的,这么多年水车分了水,我大哥也没说啥不是?”

  乡办院用不起烛火,诸葛亮必须在天黑前完成当天的工作记录,从前无论是在泰山郡郡守府,或是在交州和长安的学院里,诸葛亮都是用纸书信,来了乡办院,条件有限,还是乡里人主动帮他打了木尺牍。

  他一边记,游徼一边帮他研墨,虽然诸葛亮不是泰山郡人,但他来了不到一个月,就学会了这里的乡话,还给乡里申请到了去岁冬季的赈济粮,为人热心,谁家有了事他都会去帮忙,乡里也渐渐接纳了他。

  “他腿伤得挺重,我让他去县医所,他不去。”诸葛亮道。

  “哼,那点点伤,算得了什么,费得着跑趟县里,换我我也不去。”

  “嗯,所以这路还是得早点修。”

  “唔……”游徼没想到诸葛亮想的是这个,一时语塞。

  修路可是全乡的好事,他当然是拍手赞成的,只是他听说,修路需要县里向郡里申请,具体怎么申请他也不清楚,可一旦通过了,郡里的大人物们会派人来帮忙,隔壁坡牛乡本来到县里要四日路程的,去岁就是修了路,从此去县城只需要两日,比他们还快了!

  “修路好啊!只要你开口,需要我们做什么,乡里面,还有三老那边我帮你说!全部配合你!”游徼拍着胸脯保证,诸葛亮点头微笑道,“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

  “嘿嘿……那……除此之外,就没了?”

  “没了。”

  游徼有些心虚地点点头。

  诸葛亮笔走游龙,游徼不识字,但见诸葛亮写得多了,每段开头的“一二三”总是认得的。

  对方不说,游徼也不好再问什么,诸葛亮写完“一二三”的文书,又换了一版尺牍,开始写“ *** :”的文书,游徼在一旁端倪,便岔开话题道:“又给扬州写信吗?”

  那几个字游徼不认得,但他知道是人名。

  “不是扬州。”诸葛亮道,“是长安。”

  “长安也有你的笔友?”游徼诧异道,那可是天子所在!

  “笔友?”诸葛亮一顿。

  游徼得意道:“是啊,书信相见,以笔会友,不是笔友吗?”

  “这个词贴切。”诸葛亮道,“嗯,可以这么说吧。”

  杨布在长安当记者,新政的消息最为灵通,他想写信给她问问,顺便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写下来与对方一起探讨。 ——

  莱芜县西北,泰山郡与齐王国交界的山坡上,一名商贩装扮的青年人和自己两个小弟对视一眼,对面前收拾药箱的女郎道:“多谢女郎相助,我观女郎身负奇才,能行医治病,又能察天下大势,不知是否有意……”

  宋姜看了青年一眼,视线又扫到青年身后的两名壮士身上,笑道:“我只是一名平平无奇的医师罢了,哪里有使君说得这么夸张。”

  “你这女——”张飞见这女郎如此不给自己兄长面子,火气一下就窜了上来,被关羽按住,朝他摇了摇头。

  刘备明白宋姜的意思,仍不死心,抱拳道:“不瞒女郎,我乃平原国高唐县令,中山靖王之后,刘备刘玄德是也,我此来泰山郡是为……”

  “呵呵呵——”宋姜笑着打断了刘备的话,“使君言重了,姜真的不是什么奇才,但既然使君心诚,我也认得一人,他就住在莱芜县城子乡,是真正的不世之材,使君可以一探。”

  “你说是就是了!可有什么证据!”张飞插嘴道。

  “三弟!休得无礼!”刘备偏头厉声呵斥张飞,转而对宋姜谦卑道,“还请女郎为备指路。”

  宋姜单手将药箱挎在肩上,站在山头,手指西南方向。

  “莱芜县西南有城子乡,城子乡有卧龙者,书读法家《韩非子》,歌和楚调《梁甫吟》,他有通达天地的广阔志向,就看使君这东风,可否助他上青云了。”

  第189章

  五日之后, 刘备一行按照莱芜县女医的指引,来到了位于县西南的城子乡。

  约莫两个月前,在帮助北海国扫除黄巾军后, 刘备和孔融一起被姑臧君段宁的军队困在了城内。

  姑臧君和他无冤无仇,围城时便放话, 刘备的人进出自由。

  彼时刘备没有立刻离开, 虽然表面上,是他和孔融的北海国共存亡,但实际上,他是在思考。

  ——思考投靠姑臧君的可行性。

  当时的情形, 明眼人都知道, 姑臧君拿下北海国只是时间问题, 东莱郡太守本就是曹班的人,这样一来, 除了刘备的平原国,青州以尽数归不其侯。

  而一旦曹班得了北海国,以南边的泰山郡为倚仗,两面夹击,青兖一带地势平缓,易攻难守,平原国必将独木难支,被吞并也是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