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中药材生意

  许富贵很顺利把放映机还给电影院后,心里总算是松了口气,他现在也有更多力气对付贾家。

  何雨柱和娄晓娥过得倒是很悠哉游哉,一副无忧无虑的样子。

  年初三,戏园子听说书听相声。

  初四,初五,初六,都是各处可劲玩,也得亏这些天天气很不错,何雨柱才愿意让娄晓娥出来,要是太冷的话,他肯定是不愿意。

  院子里的事情也听说了些,棒梗因为年纪太小,少管所是不收的,那几天都是在派出所度过。

  贾家想不赔钱给许家,那是不可能的,证据都确凿,还是这么大的金额,街道出面跟轧钢厂说,每个月贾东旭工资划扣20块钱给许大茂。

  每年下来也不过是240块钱,按照许富贵算出来的6500损失金额,贾家这次可不止是得给许家做长工到猴年马月了。

  ………

  在临近出发之前,何雨柱往着正阳门那边去找陈雪茹也找的更加勤快。

  那边几乎是每天都干柴烈火,难舍难分,黄花梨木床每天咯吱咯吱响动,也不知道哪天就要顶不住。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要很长时间不见,不管何雨柱提出怎么样过分要求,陈雪茹都配合。

  有了猛烈地灌溉,陈雪茹也如盛开的娇艳鲜花。

  很快,连带着元宵节都过去了,时间来到了何雨柱要出发去港城的日子,娄谭氏也从娄家大宅搬到南锣鼓巷这边。

  有什么困难,何雨柱也让娄晓娥去找吴大哥他们家,还可以找轧钢厂副厂长李怀德。

  贾家会闹事?

  光是老许家的钱就还他们还到猴年马月了,还有心思想其他?

  何雨柱很放心坐上了南下的火车,他跟娄半城坐着的是软卧,软卧票还需要有一定级别的人才能够购买。

  他们的票是外事局安排的,为了保证娄半城带到港城的财产安全,整节车厢都只有他们俩。

  一天一夜后,火车到鹏城的河边这里,外事局的人给他们身份证明,他们就坐上了前往港城的货船。

  现在港城和鹏城这边来往已经很密切,或者说从来就没断过。

  “娄先生,何主任,到了那边以后,有任何困难都可以去找我们的同志帮忙,他们会帮助你的,只要把东西交给他们,对上我们的密语即可。”外事局的人叮嘱道。

  “好,我们知道了,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们会去找他们的。”何雨柱点点头道。

  货船很快就停靠在港口,这会儿已经是晚上了,而码头的这里依旧灯火通明,不断地有吊车在装卸集装箱货物。

  正是从六十年代开始,港城刚刚开始蓬勃发展,得益于时代机遇和天然港口便利,加上自洋务运动以来,东西方贸易的来往,这里就成了重要的转口港。

  港城也正在从转口港发展为以制造业为主的出口港,人口和经济都在不断的上升。

  虽然很繁华,但是也不像娄晓娥跟自己说过的,到处都是高楼大厦的样子,不过这里看着还是比内地要更加繁华。

  “走吧,我们先去市区里,找一个酒店住着,等明天的时候,我去找我的朋友,让他给我们安排一下。”娄半城说道。

  码头附近这里有不少三轮车载客和载货,出租车之类汽车还是比较少见,那还是有钱人东西,起码要等到八十年代,港城出租车才会多起来。

  何雨柱点点头,两个人来到了一辆三轮车这里,“你好,把我们送到尖沙咀,多少钱?”

  “两百元,老板,走吧,上车吧。”三轮车司机跃跃欲试道。

  “算把,最多50纹,你当我滴系水鱼,比你割?”何雨柱说着一口流利粤语。

  娄半城年轻的时候就跟大江南北各地的商人做生意,不要说粤语,各地口音语言都会些,蒙语和山海关外那些满语,还有洋人的英吉利语,法兰西语,俄语。

  何雨柱是最近才练着的。

  “五十就五十,上车上车吧。”三轮车司机有些不甘心道。

  他每天在这里拉货才五十块钱一天,今天已经赚不少准备回去了,没想到还能碰大个大老板,这一看就是从大陆那边过来。

  不过,对于这些他们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那天没有从那边偷渡过来的,既然过来了,那很快就也是港人。

  娄半城对于这么晚坐车,手里还拿着这么多值钱东西,他心里有些担心,何雨柱却很是笃定,他都练了那么久,如果有人想跟他碰一碰的话,那倒霉的也只会是别人。

  “老板,你们是从大陆那边那里来的?是来找亲戚还是找朋友,来这边打算做什么?”三轮车司机很热情问道。

  何雨柱对于萍水相逢的人这么问话,还刨根问底,心里很是不舒服,但奈何自己现在坐着别人的车,只得有一搭没一搭聊着。

  开了一个多小时,才到了尖沙咀这里。

  “好了,这里就是尖沙咀,不过你们小心点,很多帮派的人在这边,尤其是晚上,不安全。”三轮车司机叮嘱道。

  “知道了,谢谢。”娄半城应声道。

  “走吧,我们去找一家比较大的旅馆住吧。”何雨柱说道。

  娄半城点点头,何雨柱知道那些大旅馆是交了保护费,不会有那些帮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