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5.第2415章
第2415章
梁丽平在穿越之后的这些年里从未离开过海南岛,所以对于海外殖民区的开发流程也缺乏直观的认识,她所知的信息大多来自内参、报纸和其他各种渠道的传闻,因此即便施耐德很坦率地向她说明了执委会对苗栗地区的规划,她还是很难通过这样的口述就估算出苗栗地区的货运需求。
梁丽平其实也想出趟差去考察一下当地的实际情况,但要乘坐帆船去这么远的地方,即便是搭乘直航当地的公务船,这一来一去差不多也至少得半个月了,再加上在当地的逗留时间,恐怕得二三十天才能完成任务。考虑到家人和手头上的其他工作,她肯定只能放弃这样的打算了。
施耐德也看出梁丽平的犹豫,便又劝道:“要不这样,反正你买的船肯定也得分批交付,到时候你就先安排一到两条船投入这条航线,根据实际的运量需求再作调整。”
这似乎也是当下最为合理的一种安排了,如果苗栗的情况不理想,那至少可以避免一次投入太大所造成的损失。当然这样做也有弊端,如果有其他船行也盯上了苗栗当地的发展前景,而前期投入比梁丽平的船行更大,那么就有更大的机会抢占当地的海运市场。
而梁丽平在起步阶段的优势,就在于她还能通过商务部的内部关系,获取到比其他民间船行更多的信息,有助于对形势走向作出更准确的判断。
敲定了造船合同和银行贷款,梁丽平也没有就此闲下来,隔天她又跟余锋一起,前往三亚河附近考察之前已经物色好的一块地皮。
梁丽平选定的地方是在三亚河附近的山坡上,夫妻俩乘坐马车抵达附近的山脚,然后下车步行,顺着一条羊肠小道走到山坡上的一块平地。这地方离三亚港港区的直线距离其实也就不到一里地,但因为地势相对较高,所以暂时还没有人在这地方修建房屋。
梁丽平道:“你看,这里地势开阔,能把三亚河和三亚港都尽收眼底,而且环境也清静,以后我们再在这边建个院子,把家搬过来住也行啊!”
余锋点点头对她的看法表示赞同:“风景确实不错……不过这地方是不是稍微偏了点,要搬这里来住,我上班可就太远了啊!”
梁丽平瞪了不解风情的丈夫一眼:“周末来这边住一两天不行吗?”
“行,当然行!”余锋察觉到自己说的话开罪了妻子,赶紧改变态度,再主动把话题转移开:“这么好的地方你是怎么找到的?”
梁丽平不无自得地说道:“商务部本来打算在这里修几块大型广告牌,被我偶然得知了消息,就过来看了下这里的环境。我觉得把船务公司的办公楼建在这里应该会很不错,你看进出港的船只,都很容易就能注意到这个地方,而且这周围目前还没什么建筑,今后也有足够的扩建空间。”
余锋目测了一下这地方与港口之间的距离,又开口道:“那你这房子要是修得小了还不行啊,要想在船上就能留意到,估计得在这儿修栋楼房才行了。”
梁丽平点点头道:“我去建设部找人谈过了,打算在这里修一栋旧时空风格的五层办公楼,钢筋水泥结构,楼顶上再来个大号广告招牌,应该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了。”
“五层楼房?”余锋听到这话差点被自己口水呛到:“搞这么大的摊子?你要知道在这坡上建楼房可不太容易。”
梁丽平应道:“的确不容易,所以还得先修一条路通到这里,不然建材不好运上来……”
余锋连忙喊停:“你先等一下……老婆你确定这是修建船务公司的办公地点,不是度假行宫?我怎么感觉这是个大工程啊!”
梁丽平道:“一家企业对外的形象能间接反映出企业的实力,一个地标性质的建筑对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你可以想象一下,进出港的商人看到我们船务公司的办公楼,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余锋知道自己在营销这方面的专业程度不如老婆,所以也没打算跟她争辩这种措施的利弊,但仍是不免会担心如此之大的工程会拖累到船务公司的财务吃紧。他虽然不是建筑专业,但当初在田独修建机械厂的时候,天天都在工地上盯着,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流程和造价也有所了解,自然大致能想到梁丽平所说的工程有多大的规模。
但资金方面的问题其实还好,毕竟夫妻俩本就有些家底,而造船的费用都已经通过银行贷款解决了,要造这么一栋办公楼,拼拼凑凑应该也能解决经费问题,大不了再借一些就是了。除了资金,余锋更为担心的其实是这样略显招摇的经营方式,是否会为尚未开张的船务公司引来某些不必要的麻烦。
“老婆,我觉得这事还是得慎重一些,太过招摇怕影响不好。你想想,就连现在执委会办公的地方都没这么大的排场,也没听说有哪个部门的办公地搞这么阔气,更别说民间的商业机构了……”余锋小心翼翼地劝说梁丽平:“再说船行起步阶段可能也就两三条航线,哪有多少业务需要处理,也用不着这么大的地方啊!”
他很乐意让妻子出来创业,充分发挥其专业方面的技能,即便船务公司前期投入巨大,且要承担一定的经营风险,他还是愿意支持妻子的事业。不过在听完梁丽平对办公地点的设计之后,余锋不免觉得妻子的步伐跨得太大了一些。
梁丽平道:“初期可能是用不到这么大的办公场所,但也要靠考虑长期的发展啊!三年五年乃至十年之后,公司的业务规模越来越大,难道那时候还要每年扩建办公楼吗?至于犯忌的问题,我之前已经跟施耐德讨论过了,他认为修建地标建筑并不会有什么负面影响,执委会也不会因为这种事感到不快。而且相关的施工工艺其实已经很成熟,工期和建造费用问题,可能并没有你所想象的那么麻烦。”梁丽平有理有据,但这些话却并不能让余锋认同这个办公楼修建计划。他试图让梁丽平意识到这个摊子到底铺得有多大:“那好,我问你,船务公司不是建这么一栋办公楼就完事吧?还得有仓库和堆货场,而且如果距离办公楼太远,肯定会有很多不便,所以你是打算自己圈地修建,还是从港区租用场地?”
梁丽平对此早有定夺,当下也是对答如流:“我打算在这山坡下就近圈一块地皮作为公司的货场,但现在山脚已经有些建筑,所以征地这块可能还得费点事。另外这货场与火车站和港口之间的这段距离,我已经征询过港区管委会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