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新城的结构上
都隐藏在合适的行星地下,都用传送门运回资源。这些新开发的行星生产出来的矿产主要用在行星开发上,形成有效的循环。
李月没有继续开发行星,太多的基础资源对星巢基地没有什么好处,星巢基地需要的都是各种重金属合金,同时也会使用很多放射性元素进行工业生产。
此时已经开发的行星中,4号星的新城是重点建设目标。在大量基础资源的供给下,这边的新城进展在加速。一栋楼在几十个人的忙碌下需要十几天。
十几万雷猿则可以在1个月的时间内建造上万栋建筑。星巢基地会利用剩余生产力提供大量高科技设备。同时每个新城都会配置智能管理系统进行统一调配。
新城的建造效率也在加快,能够给行星进行改造,制造几公里长的战列舰,星巢基地的生产能力远超一般的文明。新城的地面全是合金铸造,虽然合金的品质一般,却也能抵抗一般的爆炸和撞击。
新城的城中心是指挥台,周围有六个城区。建筑在建造时,中间最高,外侧最低。这种设计能让建造在中心的指挥塔可以看到整个城区,同时在不影响视野的情况下最大效率利用空间。
新城的地下深度1公里,这种规模已经是超过一座永久基地的建造标准。地下的空间自然不会浪费,地下一层是下水管道和地下运输网络。厚度100米左右。
在下面是一层军事基地,内部装备有很多重型作战装备,包括一些可以随时起飞的战机。机库的出口位置是从地下直接通向城市边缘的一些土丘侧面。
第三层是一层防御设施,主要是为了防止来自地下的攻击,三层的核心位置是一座最新修建的超大聚变装置。如果单独拿出来可以放在天空代替太远。
强大的磁场将聚变能约束在核心区域,周围是一圈吸光材料和光能转化装置。用超大聚变装置采用的是氦元素聚变反应,给整座新城提供能源的同时还能辐射到周围上百公里的区域。
新城周围有很多采矿基地和农业基地,所有的工业设施都围绕着中心的核心区域建造,外面根本看不到。地下第四部分是仓库,大量的成品和半成品被存储在这里。
仓储区存储的更多是载机的配件。新城并没有建造攻击性武器,只有能量护盾。为了增加新城的防御能力,特意给新城配属了大量的舰载机,一座城市上层是居住区,下面是空军基地。
第五层则是一层生态区,这里可以培育粮食和蔬菜,同时养殖需要的鸡鸭鱼和猪牛羊。虽然不是相同的动物却也是差不多物种。新城在与世隔绝的时候也可以自给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