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阿达西有糖吃但不包邮

  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透明塑料罐,里面装着橘黄色的小方块。

  姜南看了眼商标,居然是汉语:“梨膏糖?”

  再一看,配料表详细又熟悉,除了香梨还有胖大海、金银花、薄荷、栀子、甘草、丁香、罗汉果等中草药,产地却是乌鲁木齐。

  “新疆也产这个?”

  霍哥看了她一眼:“新疆人四成是汉族。”

  见姜南仍是不明所以,他又解释了两句:“路上太干燥,外地人不适应,也不能一直喝水。这个是十二师兵团农产生产的,管用。”

  “多少钱?”

  “送你们,不要钱。”

  “这不太好。”姜南去摸手机,“我们刚认识不久……”

  “第一天你就拍了照片。”霍哥笑笑,“要认识多少天,才能送你一罐糖?”

  他屈指敲了下罐子,示意她注意没拆的塑封:“放心,没有加料。”

  “抱歉,我不是这个意思。”姜南早上起来又流过一回鼻血,嗓子也涩涩的。此时握着罐子,心里明明软乎乎的,却又莫名不安,就像小时候在父母眼皮下接过红包——这真的是给我的吗?

  “正式认识一下。”成年的她礼貌伸手,“我叫姜南。”

  “霍雁行。”霍哥礼貌地一握即分。

  “好名字。”就是文雅得不像本尊。

  不过为什么要文雅?能够飞越云天万重的候鸟,本身就该是强悍的,姜南想。

  “谢谢。你的名字也很好。”

  姜南笑了:“我们是在商业互吹吗?”

  她心里有数,她的名字可一点不好。

  “霍雁行”就不必说了,一看就是精心选择,寓意深远。

  “姜悦”,家里第一个孩子,为父母带来喜悦。

  “姜宇”,不是宇宙的中心,也占据了家庭的宇宙。

  只有她,刚满月就被丢回老家,直到上学前都没有正式的名字。“姜南”的“南”字,只是因为那所小学叫大南街小学。

  霍雁行却认真道:“不是吹捧。我有很多叔叔阿姨取名用南和东,这两个字代表他们的故乡。”

  “……现在我相信你不是吹捧了。”

  姜南讨厌名字这个话题,又不想冷场尴尬,便随口问道:“在新疆,是不是少数民族的语言都要懂一些?刚才你们讲的是什么语?”

  “蒙古语。”

  “新疆还有蒙古族?是来星星峡做生意的?”

  “新疆有很多蒙古族。”霍雁行语速放慢,带着对无知外地游客的宽容与耐心,“罗布泊就是蒙语,意思是汇集众多水流的湖。”

  “哈密呢?”

  “也是蒙古语,意思是窄沟。”

  “哈密瓜就是……从窄沟里长出的瓜?”这感觉可就有点毁童年。

  “哈密瓜的地标产区是吐哈盆地,很大。”霍雁行看看她,“想拍照?路上会经过。”

  姜南这才想起正事:“我们搭你的车,怎么个搭法?油钱平摊行吗?”

  她见过别人搭车,都是单车丢在货厢里,人要么同司机挤驾驶舱,要么也去货厢吹风。她们的小房车可比单车占地方,思来想去也只有托运汽车那种方法。

  “昨天我看艾力开的货车是封闭式的,车上位置够吗?人如果坐货厢里能透气吗?我坐哪里都无所谓,能不能在驾驶室给老太太匀个位置,她需要有个能靠腰的……”

  霍雁行只回答了三个字:“有位置。”

  两人回到李胖子饭店,看见霍雁行手里的塑料袋,李胖子就不满:“又给你塞奶豆腐了?啥意思,未必我李胖子就不会做?”

  “实事求是,娜仁的手艺更好。”霍雁行将袋子丢给艾力,“去开车。”

  他们的车是一辆红色的解放牌大卡。运气挺好,货箱里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让小房车直接开进去。

  “你们运气好嘛,我运气就不好啦。”艾力把手一摊,“头一趟出车,回程就差点儿空跑,油费、过路费都浪费了撒。”

  一顿早饭下来,他已经从“讲话活似小瘪三的后生”升级成了“好巴郎”,倪女士当即表示会付费搭车,绝不让好巴郎吃亏。

  艾力又连连摇头,说这就是顺道的事,没有付费的道理。

  “不搭我们的车,检查站的交警也会帮忙拦车让你们搭,都不会收费的。路那么长,今天你搭了我,明天说不定我搭你,互相帮助嘛。”

  “艾力。”霍雁行不轻不重喊了一声,好巴郎就麻利地滚进货箱帮忙了。

  姜南惊讶地发现,这辆车配备了专业的汽车托运固定绳,两个男人的手法也很娴熟。

  “托运汽车,我们是专业的撒!”艾力拍着胸口说,“进疆的车很多,要托运。出疆的车也很多,要托运。风雨兼程,专业护航,请记住雪豹快线你的托运好帮手……”

  “雪豹快线?名字够威风。”姜南的视线飘过去,正在绑扎带的男人腰背紧绷,肩臂线条舒展如山峦,的确像一头盘踞高山的雪豹。

  “除了汽车别的也有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