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初成局面(白银加更)
第414章 初成局面(白银加更)
这个时候,时间已经进入了十月底,国军已经无力支撑战局,巨大的伤亡让所有的军事高层无法承受,都在请求领袖撤兵,希望能够退至已经完成的国防工事线,再行重振旗鼓,进行抵抗。
处座知道撤退很快到来,所以命令整个上海站最迟在十一月初完成潜伏。
宁志恒倒是并不着急,他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绪,只是现在为了抢运浦东仓库的物资,所有的人员都在浦东,只要撤退的时间一到,他就可以以最快的时间撤回南市,然后进入租界隐藏,顺利完成潜伏计划。
接下来的日子里,宁志恒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情报网的布置上面。
十一月五日,日军在杭州湾的金山卫登陆。
浦东战区指挥部里,作战室里忙碌的身影来来回回的穿梭,作战参谋们的议论声和电话通话声充斥于耳。
张正魁坐在正中的座位上,微微闭着眼睛没有说话,他此时的心情极差,日本人已经从自己的后方登陆,并试图包抄过来,可是统帅部迟迟不能够下决心撤退以保存有生力量, 这样下去只能是坐失良机, 难道眼看着这些国军精锐被消耗在这里吗?可是没有统帅部的命令,哪个国军将领也不敢承担起临阵脱逃的罪名,只能够联名发电,请统帅部早做决断, 快速撤离。
这个时候副官李立鑫推门而入, 他将几份文件轻轻地放在张正魁的面前,张正魁睁开眼睛, 脸色沉重, 轻声问道:“如果不是重要的事情就放一放,现在这个时候, 只怕也没有什么好消息了。”
李立鑫赶紧说道:“倒是没有什么大的事情, 只是有一件事比较棘手,洋泾地区和陆家嘴地区的防守部队都向总部通报,在前一段时间,宁志恒的特务大队用调防令, 接管了浦东多处英美两国商人的仓库,守卫的部队发电向我们总部证实。”
张正魁听到这里半天没有说话,最后冷冷的蹦出一句:“战局崩坏如此, 一群蠢货还在纠结这些没用的事情, 英国人和美国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事情都坏在了他们身上,他们的仓库关老子什么事, 不要管他们!”
张正魁此时最恨的就是英美两国, 领袖为了争取两国的国际支持, 坚持让部队继续坚守,以期望九国会议的召开,对日本进行压制, 可是英美两国根本无力制约日本,致使战事拖到了现在, 最好的撤退时机已经过去了。
“还是志恒的说的对, 杭城湾的金山卫!日本人果然是在这里登陆了,哎!”张正魁一声长叹, 默然无语。
李立鑫看到张正魁这个态度,马上将几份文件收了起来,转身退出了作战室,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里, 看着手中的文件,无奈的摇了摇头, 司令官的意思很明显, 这件事情不许追究。
宁志恒是司令官最看重的晚辈,是保定系的骨干, 这件事情绝不能泄露出去,不然最终是个麻烦, 想到这里,他没有犹豫,将驻守部队求证调防令的电文抽了出来,拿出洋火擦燃, 将电文点燃,至此就没有人再理睬这件事情了。
直到宁志恒下令, 所有的人员撤回, 结束浦东仓库的抢运工作时, 统帅部的撤退命令这才下达, 中国军队全面撤离上海战场, 至此,维持三个多月的淞沪大战落下了帷幕。
宁志恒在谭公馆召开了第一次动员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都是手下的骨干成员。
宁志恒看着眼前的众位军官,心中暗自庆幸,这一次从南京来到上海战场,虽然经历了许多磨难和曲折,好歹自己的骨干力量没有损伤,这些心腹手下都保存了下来。
他轻咳了一声,屋子里的所有人员都安静下来,等待着宁志恒的训示。
“自从参战这两个多月以来,我们在浦东,在南市,都有不错的表现, 这一次, 更是被委以重任, 处座命令我们坚守在上海地区,潜伏下来, 静等时机对日本人的后方进行破袭打击。
这一次我们对浦东仓库的抢运工作进行的很顺利,获得了大量的活动经费,这为我们之后的工作提供了足够的保障。”
这一次对浦东仓库的抢运工作,确实让宁志恒收获了的巨额收益,所得的利润分给岳生五成,宁志恒足足得到了二百万美元的资金。
这还不算接手的大量房产和仓库,这些可都是上海租界里地段最好的物业房产,其价值最少也有上百万美元,这一次收益可谓是极其惊人的。
宁志恒接着把工作安排了下去,手下的特工每十人一组,总共分成十六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的名字全部使用化名,相互之间不能横向联系。
利用大笔的资金,宁志恒准备开设两个贸易公司,以保障以后的活动资金无虑,还有最利于收集情报的餐厅舞厅影院等等,这也是在租界里面最赚钱的产业,这里面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居多,更利于收集情报。
还有两个小型的货仓,正好可以运管储藏自己公司的货物。
这样粗略的算下来,就算只在关键的位置安插自己人,需要的人手就不是小数目,安插这些特工简直不要太简单。
就是这样,宁志恒仍然挑选出来近六十名行动特工,组成六个行动组,随时准备对外采取破坏袭扰工作,这人手还是太少了,扔在这大上海里,连朵浪花都激不起来。六个行动组当然交给了行动队长孙家成和两个副队长左氏兄弟带领。
情报处长霍越泽,副处长季宏义具体负责情报收集工作,管理其他工作组,每个组挑选出来一名组长,向这两个人负责。
此外宁志恒派沈翔带领两个工作组,等上海封锁线一打开,就前往香港开设一个贸易公司,这样和开设在上海的两个贸易公司形成贸易物流,相互呼应。
很重要的是,香港是重要的贸易港口,也是大型的物资集散地,可以通过航运直接将重要物资运往中国各大重要城市,尤其是武汉和重庆,这也是极为重要的交通线,虽然成本高一些,但比从上海和内地之间用地面运输要安全和隐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