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师门往事

  “你知道今天我让你来是什么事儿吗?”

  方至明摸了摸自己胡须,悠哉悠哉的问,还端起一旁的茶抿了一口。

  跟他接触久了,李山也明白他跟阮大夫一样,是个很促狭的人,不想让他成功拿乔,于是直接噗通一声跪下:“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方至明没想到他那么无赖,但又说不出不收他的话,只好故作冷漠的说了声:“咳咳,起来吧,不要以为拜了师就可以放松警惕了,要知道你那几个师兄没一个是籍籍无名的,你要是干了什么丢人事儿,丢的可是我们整个师门的脸。”

  李山早就对方至明的徒弟好奇了,借此机会询问:“师傅,之前阮大夫也提过我那几个师兄,但是他有些讳莫如深,现在我正式拜师了,总可以了解一二了吧?”

  只见方至明叹息一声:“罢了,今后你进入朝堂,这都是绕不过的话题。”

  他端起一旁的茶水喝了口接着说:“你一共有三个师兄,大师兄已经六十多岁隐居去了,他叫宋瑞轩,是上上任宰相,先帝在时因为边疆一事他们分歧很大,后来干脆挂印而去。直到当今登基,想去请他回来主持大局,但那孩子隐居还隐出乐趣来了,不愿回去。”

  李山咽了口唾沫,他知道他师门很厉害,但没想到居然厉害至此。

  “你二师兄从小喜欢舞刀弄棒,但被他爹逼着科举。是个能文能武的天才,要是他还活着的话,应该也五十多了吧。”

  方至明提到自己二徒弟眼中泛起了泪光。

  “师傅……”

  虽然师傅没说他二师兄的名讳,但李山大概猜到了。

  大概三十年前,当今还没登基,先帝对边疆采取忍让方式以求换的和平。

  但蛮夷还是屡次试探,甚至他们都要兵临城下了,太守薛子昂多次向京城递折子以求一战,却被那些贪生怕死之徒拦下,先帝更是派出最疼爱的女儿和亲,希望对方退兵。

  先帝虽然软弱无用,但他一对儿女却都不是苟且偷生的性子。

  昭平公主到边疆后看到不少被蛮夷折磨的百姓,对他们恨意滔天,竟在新婚之夜刺杀她的新婚丈夫,也就是那时的蛮夷首领阿布多吉。

  虽然没有成功,也让阿布多吉变成了残废,他们活捉了昭平公主绑到侠林关门下,想当着大晨朝边疆百姓的面活生生虐杀他们的公主。

  薛子昂的请战折子再一次被拒后忍不住了,不止他忍不了,边疆的战士和百姓也忍不了。

  和那群蛮夷发生了巨大冲突,蛮夷们没想到传说中的一届文臣居然用兵如神,那次战争居然大败,还被大晨抢回了公主。

  从此他们铁骑的不败神话被打破,而大晨朝上下举国欢庆,可属于薛之昂头上那把闸刀也落下了。

  哪怕他胜利了,但在先帝和那批人眼中,他抗旨了,他有反叛之心。

  薛之昂怕拖累还在京城的家人,明明是英雄却戴着枷锁入京请罪。

  他路过时大晨朝百姓不约而同关上家门,想给这位英雄保留最后的体面,不去看他落魄的模样。

  连带他入京的小吏都对薛之昂恭敬有加,那种时候,再不硬气,谁知道大晨朝面对的是什么?

  可是高高在上贪生怕死的先帝不知道,那群醉生梦死以为给边疆一点好处就能换来永久和平的官员们也不知道。

  他们被人蒙蔽了双眼吗?不,他们只是不愿意低头去看看。

  昭平公主被折磨的没有人样,但还剩了一口气,她硬撑着到了京城,在朝堂上当着众人的面用自己的命,来保全了薛家九族。

  自刎的公主,却没人敢说她的不是。

  至今边疆百姓和底层士兵还在口口相传着昭平公主和薛之昂的故事。

  之前李山去冯家,还看到冯老爷在祭拜薛太守和昭平公主,因为冯老爷就是那之后感觉边疆越来越乱举家逃到西南的。

  那些人从头到尾都清楚薛之昂没有反心,但他抗旨了就是罪无可恕。

  甚至有些人为了掩盖自己的过错,想将薛之昂的名字抹去。

  直到昭平公主的弟弟当今圣上登基,他重新为薛之昂修了坟,追封为镇国侯,才让大家正确的看待这段过去。

  看着李山的模样,方至明明白他知道二师兄是谁了,不想多谈这段过去,讲起了他三师兄。

  “你三师兄啊,最不正经,明明一身才华,却不愿意科举入仕,依靠一手字画名扬天下。曾经还去混过几年江湖,什么名堂都没混出来。没想到老了老了,他还是最有福气那个,子孙满堂,儿女孝顺。就是到现在还不愿意搭理我这个老人家哦~”

  方至明说到这里有些落寞。

  他回忆起和三徒弟关系恶化的那个黄昏。

  *

  “师傅,你就不能救救二师兄吗?师傅,我们都知道二师兄没有反心。”

  三徒弟最是天真,那时候还是个喜欢追寻潮流的青年,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最疼爱他们的师傅。

  “长生啊,你二师兄救不了了。”

  “好好好,你不救我救!”

  “长生,你去哪儿?莫做傻事儿。”

  方至明不知道三徒弟想做什么,没有及时拦下,只知道最后三徒弟的行动是失败了的,因为先帝提前问斩了二徒弟。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