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得法,天圣湖两真圣

”只能集于清虚之气所弥漫的心境中。

  这里的“虚”,指的是空明的心境或清虚的精神境界

  心灵达到虚无空灵的境界,才能与“道”相合,这就是坐忘。

  “内不觉其一身,外不知乎宇宙,与道冥一,万念俱遣。”

  “无食、无息、无念、无身;后来者,可尝试从四无法门修炼。”

  “至人求己,故而唯我;神人求功,故而功利;圣人求名,故而立教传道——张天成。”

  季惊秋的手指拂过书籍上的前人留痕,

  历代不乏宗师武者,向心斋道场借阅典籍,以图坐忘,并在上面留下了自己的见解和领悟。

  有人选择留名,也有人仅是留下感悟。

  “依照孟叔上次所言,要想参悟坐忘,我至少要到宗师,看到法界所行,毕竟连大道在哪都看不到,谈何‘坐忘’,与道冥一?”

  季惊秋自语道,他已经感悟到了法界所在,随时随地能够踏足,却无法久驻。

  “不知道以我的天资,需要多久才能顿悟到坐忘所在。”

  “顿悟?这世间能走到天王的,哪个曾经不是最顶尖的奇才?他们会缺少顿悟?”

  内景天地中,海拉不以为意道,

  “顺便一提,你已经短暂地领略过坐忘风光了。”

  “我?”季惊秋愕然道,“什么时候?”

  他还是过于低估自己了吗?

  “你拿到木释天的神兵后,在那王八蛋生前住的屋中打坐的那一晚。”海拉淡淡道,“那一夜,你神游太虚,心灵体远遁宇宙,算是最粗浅的与宇宙冥合。”

  季惊秋审视自身记忆,很快锁定了海拉提及的这段记忆。

  那一夜的他,是在研究眉心的心月。

  他通过心月轻而易举地天人合一,沉浸在了那种与天地合一的超然感,心灵化作虚体,乘风遨游天地间,无限攀高,直至脱离了星球的束缚,漫步在宇宙中。

  这就是与宇宙冥合?

  哪怕是最粗浅的,季惊秋也有些质疑,应该没感觉到什么神异。

  对了……

  最后,他感受到了某种冥冥的召唤,心灵体横跨宇宙,竟是从木家祖星,“几步”来到了四守星前,目睹了十六道灼灼灵光以四守星为中心,辐射向整个联邦。

  而这十六道灵光下,是一座幽黑的“海眼”,仿佛海中无底之谷,众水汇聚之处。

  季惊秋忽然凝眉。

  他之前一直认为,当时那种冥冥中的召唤,来自四方神主、十二神君。

  因为类似的感觉,在他武道初期时,就感受过。

  那还是菩提树处于幼苗的时候,蜕变到了一个关键节点,需用苦海之水浇灌。

  所以当时的季惊秋,需要做一个抉择,是就此止步,还是引动苦海之水入内景,浇灌菩提树。

  也是在那之后,十二神君的分身入主他的内景天地,为他暂时撑起苦海之重。

  想到这,季惊秋回到内景天地,无相之风缠绕耳畔,他站在已经小有规模,比他还高出许多的菩提树面前,感受着菩提小树的意志。

  它的最终归宿,依旧是扎根于苦海,托举万灵众生不坠苦海。

  季惊秋仰头看向泛着斑斓光彩的虚幻苦海。

  这么看的话……

  那一夜呼唤自己的,真的是四方神主吗?

  或许,是镇压在四守星深处的那座海眼?

  耳边犹自传来拉酱的“授业解惑”:

  “到了这一步,就和法界一样,重点不再是‘顿悟’,而是顿悟后的久驻。”

  “就如天人合一一样,基础体魄强度不够,没有类似五德加身的特殊手段,哪怕你心证圣胎,也不可能达到十成心灵合一,因为你支撑不起。”

  “天地法体之所以能随时随地进入天人合一,就是已经不分彼此,是心体合一后的主要蜕变。”

  季惊秋大致能理解这其中的关键。

  他踏足武道后,先后遭遇过数次肉身承载不了过强的心灵,导致心灵境界无法更进一步。

  那时,肉身就是渡世宝筏,是心灵于广大天地间的锚。

  但到了胎息与坐忘间,肉身已然不足以成为锚点自身的锚。

  “要想于坐忘久驻,需要足够深厚的心灵修持。”海拉罕见的严肃道,“有人称其为‘道力’,也有人称其为‘劫气’、‘圣心’……”

  “还有人试图以纯粹的数值来衡量心灵的广博与深度,但基本都失败了。”

  “较为统一,且得到各方认可的方式,名为‘为山九仞’,但不适用于当下的大宇宙,等到大宇宙进一步解封,或者你再次神游诸界,我会指引你前去看看。”

  “道力?”季惊秋喃喃。

  自古高才受天磨,能过关者攒道力。

  “说起来,我很好奇,你当初究竟是怎么练成【火宅佛狱观想图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