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



  除了嫁妆,这些宫女们自己赚的赏赐,月钱,都是要她们自己带走的。

  毕竟伺候一场,出宫的时候肯定是都已经错过了花期的,本来十四五嫁人的岁数,硬是拖到了二十来岁,做主子的,就需得用嫁妆来填补这岁数上的缺陷了。

  六阿哥一拍手:“那我回头需得准备银子,这个事儿也交给嬷嬷就是了。”

  他并不很操心:“嬷嬷做事情也算公道,回头若是有要求额娘的,我再来找额娘就是了。”

  嬷嬷可不会给她们精心挑选什么婚事,所以若是求主子赐婚,那就得求到乌雅秀贞这会儿了。

  “回头你让嬷嬷将名册给送过来。”乌雅秀贞说道,正说着话,外面就说九格格回来了。

  九格格一进门就问道:“我在外面都听说了,有人撞死在六哥面前了?”

  乌雅秀贞迅速转头,这段六阿哥可没仔细说,只含糊说有人给他递了账本,随后就自杀了。这若是撞死在六阿哥面前……乌雅秀贞就忍不住伸手摸一摸六阿哥的脑袋:“摸摸头,吓不着,摸摸耳朵吓不着……”

  六阿哥都无语了,赶紧拽回乌雅秀贞的胳膊:“额娘,我都大了,不是小孩子了,这种场面吓不着我的。”

  “你又没有跟着你汗阿玛上过战场。”乌雅秀贞索道,又叫了嬷嬷,吩咐嬷嬷去太医院那边拿些安神的药回来:“等会儿吃了午饭,回阿哥所睡一觉,安神汤也喝了,现下看着你是很正常没被吓着,但指不定睡觉的时候就不安稳了。”

  睡觉不安稳,那是最容易出事儿的。

  六阿哥本来想反驳,顿了顿,还是应了:“好的,我知道了,我一定会喝,额娘放心。”

  总归是额娘的一番心意,喝一碗汤药又不值当什么,还是别和她争辩了。

  九格格是更好奇这事儿,就追问六阿哥:“到底是出了什么事儿?事儿大不大?”

  六阿哥就又将事情给说了一遍,这都是第四遍了,说的更熟练了,也更仔细了。

  “六哥,你觉得,这事儿真是太子……”九格格伸手摸下巴,一句话就说到重点,凌普贪污的钱,还有倒卖的钱,去了哪儿呢?是不是送到了太子手里?

  若是送到了太子手里,那这事儿可就严重了。

  六阿哥摇摇头:“我也不知道,账本上也看不出什么。”

  【作者有话说】

  新文《带着铺子来穿越》,日更中,肥了,可宰,预收文《朕的大清亡了》,康熙和德妃的穿越七零文,预收文《我是表妹》,喜欢的话收藏一下哦~~~

  第149章

  ◎趁热尝尝?◎

  乌雅秀贞并不很关注朝堂上的事儿,但架不住六阿哥和九格格会讨论。今儿明珠参奏了太子,说他生活奢靡,奢华无度。明天是索额图拿了明珠的短处,说明珠家里一道菜要用多少东西来配,比太子的生活更奢侈。

  两边几乎是在朝堂上打起来了,大阿哥是明珠一派的领头人,对太子也十分不客气,拿太子当年对先生无礼的事情说太子不尊师重道,太子也拿大阿哥行兵打仗的时候占用了当地百姓的粮食房子说事儿。

  别以为两边这样闹,就将内务府的账本给落下了。康熙犹豫了两天,最终还是将这事儿交给了三阿哥,但是命了八阿哥帮忙,算是太子和大阿哥这边,各出了一个人。

  康熙雷厉风行,这事儿也就没耽误多久,再加上那撞死的总管身份明确,送来的账本又十分清晰明白,所以不到十天,整个事情就明了了——凌普确实是贪污许多,数额巨大。

  并且,内库之中经过清点,竟是有将近四分之一的东西都悄无声息的失踪了。

  对此结果,康熙自然是十分震怒,命令三阿哥带人去抄家,就算是填不平账本,那丢了东西总得找回来一部分。

  太子为凌普求情,但被康熙给斥责了一顿。这还是第一次,康熙在乾清宫当着人的面儿斥责太子,那一会儿整个御书房安静的,活像是在坟墓里。

  六阿哥回来和乌雅秀贞说的时候都忍不住捏了一下自己的脖子:“差点儿喘不过气来了,太子还有些……倔强,想和汗阿玛分辨来着,得亏是我手快拽了他衣服,要不然今儿是能吵起来的。”

  对太子来说,凌普此人,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很信任的。

  毓庆宫说起来是在宫里,每个月的份例也是走的宫里的。但因着他一直没有出宫,一来不能经营自己人脉,二来呢,也少了些收入,别的皇子阿哥都有铺子庄子,当然,太子也有,但太子除了份例内的,就没有多余的了,也不敢有多余的。可出宫建府的阿哥们,就能有更多的庄子铺子,不管是额娘给的,媳妇带的,官员送的,还是自己赚钱买的,反正谁也不指望份例内的皇庄过日子。

  可偏偏呢,大家花钱是一样的,甚至太子的更多。官员家的人情往来,兄弟间的人情往来,他是太子,他就得和别人不一样。

  收入少,开支大,若非是有凌普在内务府偷偷摸摸的补贴,太子这毓庆宫,那日子过的估计就比较落魄了。

  太子还将罪责往自己身上兜揽了一下,但康熙更生气,觉得太子有些里外不分——你缺钱你完全可以找亲爹要,结果你暗示一个奴才贪污给你送钱,这是你做储君的做派吗?

  六阿哥拦着太子,就是生怕太子和康熙争辩起来。康熙太过于宠爱太子,以至于太子在对上康熙的时候,也比别的皇子阿哥更自在些,更胆大些。

  乌雅秀贞笑道:“你既然在场,那确实是应该拦着些,免得事后他们父子两个想起来,再觉得你和木头人一样。”

  六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