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300

上个学。二来呢,这婚事呢,你们十二妹妹不好一直留在京城,那人家姑娘想看,总得见见人是不是?”

  合情合理。

  胤禛率先点头:“额娘说的是,既如此,那就让正林留在京城,十二妹妹若是想念,就回来看看,或者让正林回蒙古一趟,也要不了多长时间,现下这马车,速度也比以往的快,快马加鞭,来回也才一个月。”

  马车轮子上自从有了橡胶轮胎,那速度就不是以前的马车能比的了。

  胤禛是皇上,胤禛都答应了,六阿哥和十三阿哥也没有反对的意思。再者,六阿哥也高兴呢,亲外甥嘛,人的感情呢,都是离着近了,哪怕是总闹矛盾呢,长辈也觉得感情深厚,毕竟是眼看着长大的嘛。

  十二格格又不是外人,那是亲妹妹,若是能帮衬一二,怎么能不答应呢?

  十三就赶紧说道:“既如此,不如多召见几个世子,一来对朝廷也有利,让他们学了大清的东西回去,潜移默化。二来呢。的,在京城求学,日后对朝廷也更亲近。”

  十七的儿子也不小了,十来岁了,若是能来京城,也挺好的。

  胤禛就沉吟了起来,这事儿呢,并不说朝廷下旨让世子们进京读书就完事儿了的。有些部落和朝廷亲近,就像是十二格格,那是巴不得将儿子留在京城呢,反正有亲娘照看呢。但也有些部落,人家和朝廷只能算得上是互相合作的关系,没有那么亲近,那你说要人家儿子进京,这算不算将人当质子呢?人家能愿意吗?

  再者说,那么多人到了京城,要住,要吃,要人伺候,还需得关照好了别闯祸,这一系列事儿呢。

  但这世上的事儿,但凡有好处,就总要试一试的。十三说的也是很有道理的,一来是文化的潜移默化,二来是部落和朝廷一条心。只冲这两条,朝廷免费给吃喝都愿意。

  嗯,不过不能全部白给,胤禛不是那样大方的人。

  “可以商量,愿意来的只管来,朝廷负责教学这一块儿,朝廷大儒担任先生。住处也无需担心,国子监可以专门划出来一块儿地方专用……”

  吃的索性就不管了,都是半大小子,朝廷管不起……咳,与其将钱给了这些人吃,倒不如节省下来再说说官员出差的差旅费是不是可以稍微提高一些,免得他们走一路,贪污一路,剥削一路。

  十三点点头,又将这细节再给补充一下:“得十岁以上,会自己穿衣吃饭,可带一两个人伺候,带三五个侍卫随同,人手不用太多,。否则安置不下。”

  至于年龄上限,这个是不用说的,因为朝廷不规定,部落自己心里就有数,年岁大的世子都要成亲了,要掌权了,谁还会情愿来朝廷再上两年学?

  六阿哥也补充了些内容,比如说若是有人在京城闹事儿该如何。

  这些就不是乌雅秀贞能插上嘴的了,索性她就只听着不开口了。倒是十二格格听的认真,她回头还得仔细和正林说一番呢。

  兄弟三个在慈宁宫将这事儿给定下来了,回头就拟定圣旨去了。

  正林名正言顺的留在京城,不过他不用去住国子监,十二格格在京城有公主府,再者,正林那可是皇上的亲外甥,又有七格格九格格六阿哥在京城,再如何,也不会让正林一个人去住国子监的,哪怕是一家这一个月,这轮一圈下来也都三四个月了——十三也诚挚的邀请了正林去住呢,十四阿哥虽然没在家,但十四福晋在啊,十四福晋那次子,和正林差不多的年纪,哥儿俩也正好相处。

  正林的事情安排好,因为这成亲也不是一两天的事儿,十二格格在蒙古也忙,干脆就先启程返回蒙古去了。

  她返回蒙古,是顺便带回这世子进京读书的消息去的——她马车走的慢,朝廷的圣旨是更快些的,但圣旨呢,是公文,正事正办,可没有什么解释的东西。所以还是要十二格格的消息的,可以揣测一下皇上的心思,是看部落不顺眼了,要质子进京,还是看部落很顺眼,有什么赏赐恩典。

  这蒙古的事情,乌雅秀贞也没过问,十二格格一走,她这心里不自在,再加上也过完年了,热闹繁华之后呢,难免有些心累,疲惫,就干脆又去了小汤山——之前是要过年,才跟着回宫了的。

  这次胤禛等人并未来,只她带着一些太妃太嫔们过来了,都上了年纪了,再加上康熙都死了多少年了,谁也没有个勾心斗角的心思了。一群上了年纪的女人,倒是还挺有话说。

  正说着呢,三阿哥府上就来报丧了,荣太妃没了。

  本身这上了年纪的人,就难以过冬,就算是富贵人家比民间百姓条件好,这冬天总有火炕火墙炭盆什么的,但冬天也比寻常时候难熬,荣太妃又是上了年纪中风的人,她动弹不得,就更容易冷。

  这一冷呢,就非得要火炕的温度更高些。火炕烧的很了,这火气就大,火气一大,又要弄些降火的茶水,这一来二去的,折腾的体虚火旺,就更熬不住了。

  眼看这都过了年了,一转眼又是春天了,好了,一场倒春寒,荣太妃因着体虚火旺嘛,天气渐热,就干脆穿的单薄了,倒春寒没提防,就给冻着了。

  然后,拖了这么几天,人就没了。

  怎么说呢,乌雅秀贞就觉得很突然,过年时候,三阿哥还扶着荣太妃进宫请安来着,怎么一转眼,人就没了呢?

  但不管怎么说,现在人没了,乌雅秀贞就得有所表示。

  她和荣太妃的感情也就一般般,亲自去灵堂就不用了,只叫了九格格代替自己去,送了丧礼,然后让胤禛将荣太妃的封号给斟酌了斟酌而已。

  原以为荣太妃这过世属于天气变化呢,没想到到了三月里,宜太妃也没了。

  宜太妃这事儿就更突然了,好歹荣太妃还有一场病,来来回回折腾了几天。宜太妃呢,就睡一觉,人没了,无病无痛。

  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是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