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300

; 但若是学了艺术——就好像历史上那些比较有名的长歪了的亡国之君一样,有喜欢做木工的,有喜欢做诗词的,有喜欢字画的,最终目的都是亡国。

  艺术气息太浓厚,就会少了帝王的杀伐决断。

  九格格发誓,她是没有那样的想法的,她就是觉得这群人既然不缺钱,那就培养个不省钱的爱好好了。现代社会那些有钱人,那个没点儿烧钱的小爱好呢?

  她没想到胤禛会想歪,胤禛对这个建议呢,也是存着点儿……又想要又不敢要的犹豫的。想要那是因为他觉得若是如此能改变蒙古的凶悍,以一种怀柔手段将蒙古那边彻底变为大清的属地,那以后就能避免许多战乱,对朝廷来说,绝对是大功一件。不敢要是因为蒙古也算是守着国境的,有蒙古做缓冲,沙俄那边才不会直接触犯边境,蒙古越发的强悍,也是能护住内地疆域。

  蒙古若是变成小绵羊,任人宰割,那沙俄那边,绝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所以这事儿呢,胤禛心里就很有些拿不定主意。

  他今儿和乌雅秀贞提一句,也就是很随意的踢一下,并没有想着能从乌雅秀贞这里听到什么好的建议。

  乌雅秀贞笑道:“既如此,就多增设些能学的,骑射,战术,都安排上,由着他们自己的性子来选,年龄大的,要继承爵位的,就可以学点儿实用的,年龄小的,没那么大的野心的,就学点儿不太实用的。再者,既然要建立这样的学院,那干脆将宗室子弟都给安排进去,就叫皇家学院。”

  她笑眯眯的给胤禛出主意:“原本你汗阿玛在的时候,皇孙们都是要去上书房的,但现在,宗室众多,宫里也安排不下,那干脆就都打发出去,谁愿意学什么就学什么去。学了本事的,将来就给安排差事办。学不了本事的,至少有个打发时间的爱好。”

  胤禛沉默了一下,就笑道:“如此一来,倒是不拘一格用人了。”

  这嫡庶之分,可能就不会太明显了。有本事的,斩头露角得差事,没本事的,弹琴画画打发时间。

  乌雅秀贞沉吟片刻,又摇头:“这是避免不了的事儿,不过,也需得保证这嫡出的利益,不如就下旨,但凡爵位,只能嫡子继承。若无嫡子,朝廷就收回爵位?”

  这可并非是乌雅秀贞想到的主意,这是前朝就有的。

  但因着满人的规矩和汉人不同,汉人是一夫一妻多侍妾,但侍妾通买卖,但凡主母能立得住的,那得宠的侍妾也是说发卖就发卖的,嫡妻是有这样的权利的。

  满人呢,则是一夫多妻,甚至在康熙之前,侧福晋和嫡福晋的权利几乎是相当的。嫡福晋有掌管府里中馈的职责,侧福晋也有。嫡福晋有打理家中产业的权利,侧福晋也可以掌管几个庄子铺子。

  也就是到了康熙亲政之后,为拉拢汉臣,这侧福晋的权利才开始慢慢收回。康熙在位六十一年,胤禛又是个尊重嫡妻的,所以才显得那侧福晋和庶福晋没什么差别了。

  可饶是如此,侧福晋也是有上玉牒的权利的。

  若是嫡福晋没儿子,侧福晋所出,也是有继承爵位的权利的。至于庶福晋生的……那除非是前面两种都没有,只一个庶福晋生的,就像是弘旺,皇上开恩,才能得以继承爵位。

  乌雅秀贞这样一说,胤禛立马一拍手:“额娘可给了我一个好主意,就该如此,若是府里没有嫡出,朝廷就收回爵位。”

  实在是胤禛兄弟众多,这发爵位的时候没什么,都是兄弟,总不能厚此薄彼。再有康熙的兄弟,还有宗室里当年随着入关的功臣,就京城这地儿,天上随便掉一个砖头,指不定都能砸到一个有爵位的。

  到了那俸禄的时候,胤禛就觉得,心口疼。

  尤其是整顿八旗子弟的时候,八旗子弟还和这些宗室子弟不一样,人家领的俸禄更多,哪怕是没差事呢,小日子也过的是……优哉游哉。

  胤禛想整顿这些宗室很久了。

  先从取消爵位开始,庶出的可以继承家产,但不许再继承爵位了。

  这圣旨一出来,整个京城都是鬼哭狼嚎的,哪怕是上行下效,大家都知道皇上敬重那拉氏,但谁敢说自家就一定能有个嫡出的儿子呢?

  那十二阿哥允裪,成亲多少年,眼看着夫妻俩都绝望了,三十多的人了,寻常人都做祖父母了,他们才刚生了一个嫡子。这还算是运气好的,有那一辈子都没生出来嫡子的。

  怎么,这爵位,说没就没了啊?

  找乌雅秀贞打听胤禛的态度的,拉着六阿哥询问祖上规矩算不算数的,找十三阿哥私底下求情的,那一群群的,可都是在找门路。

  然而胤禛这人,冷酷无情。谁说情都不管用,要么你赶紧回家生个嫡子去,要么,你家这爵位就做好归还朝廷的准备。

  皇上态度坚决,那没有嫡子的一部分人就是再闹腾也没用。

  就在这关口呢,宫里又出了圣旨,要建立皇家学院。皇家学院只招收有皇家血缘的人,就比如说,爱新觉罗家的,或者外嫁公主家的——但这个是有要求的,从公主之子算起,三代之内才可以到皇家学院来,三代之外的,就不可以了。

  宗室里面的郡主呢,也是以此类推,两代之内。

  皇家学院要办的学科也很快就颁布下来了,但凡入学之人,管理学是必学的,然后有文学,兵法,民生,农业,算数之类的学科,任选其三。

  学院还设置了考试制度,一年两次考试,有评分制度,超过三次不能及格,就要被退学。至于成绩优秀……圣旨并未明说会如何,但谁不知道这里面的好处呢?

  首先一个就是上达天听,皇上都会听说你的名声。

  以往康熙朝的时候,各家子弟还能通过围猎之类的事情表现表现自己。但现在这位雍正,人家不爱打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