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 同住一个村儿的,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称,人情往来也不见得非得走现钱。

  因为没到放水收鱼的时候,主家原本想自己布网后穿雨裤下去帮忙赶鱼,但被李三江拒绝了。

  他拍了拍润生:“润生侯,上!”

  润生脱去衣服鞋子,一个猛子跳下了鱼塘,很快就又浮出水面上来,两只手各自抓着一条又大又肥的鱼。

  “李大爷,够不够?”

  “够了够了,喝鱼汤的,谁叫你抓得这么快。”

  孩子们都回来了,他是想带着孩子们搞点娱乐活动的,谁知润生抓螃蟹快,抓鱼也快,难道这么早就得收工回家?

  不过,在润生穿衣服时,李三江好奇地凑到跟前,仔细瞧着润生身上的一个个圈圈印记。

  “润生,你是拔火罐哩?”

  “昂,去去湿气。”

  “那你早说啊,刚拔完火罐没几天,不好下凉水的,容易进寒气。”

  “不碍事的,李大爷。”

  润生当初身上曾被钉过十六根棺材钉,取下后伤口其实已经恢复了,但那圆形的印记,暂时还消不掉。

  有这些气门在,润生别说下鱼塘摸鱼了,就是让他去江里盖房子,他都能操持起来。

  接下来,李三江带大家伙去另一户人家家里抓鸡。

  李三江家里是不养家禽的,他嫌臭,而且也没人手打理,反正有赚钱的买卖,想吃时直接去买就是了,村里这些东西也不贵。

  润生再次主动上前,李三江将他推了回去,禁止大骡子继续动手。

  李三江:“斗鸡眼,你去抓鸡。”

  林书友还在观望,到底谁叫“斗鸡眼”。

  等发现大家都在看着自己时,他才意识到原来斗鸡眼竟是我自己。

  这些鸡是用大围栏半散养的,跑得快,也会啄人,普通人还真不太好抓。

  不过林书友这次倒是对得起自己的身手,只见他还没等主人家开栏杆给他网兜,他就飞身一跃跳入其中,箭步奔袭之下,双手对着那惊跑中的鸡脖子一扣一个。

  很快,他就抓着两只鸡回来了。

  李三江看了看日头,再看看那两只鸡,只能无奈地点点头。

  他是没活动了,家里就这么多口人,总不能现在跑去人家家里,提前买一头猪杀年猪吧?

  而且,他隐约发现这些孩子去金陵回来后,好像真的长大和变化了许多。

  真让他们杀猪的话,似乎也不会费多少事。

  带着收获回去后,所有人都参与了食材处理环节,帮忙烧火做饭,除了阴萌。

  就连李追远,也拿起毛刷,坐在井口边给螃蟹刷了刷泥。

  大菜相继端上桌,大家开始大快朵颐。

  一个个的,到最后都吃撑了,连润生都拍了拍肚皮,示意吃不下去了。

  下午,大家就都围坐在坝子上一边消食一边聊天。

  因为其他人李三江都熟悉了,就专门找林书友问话,林书友就开始介绍起自己的家乡故事。

  温暖的太阳和煦的风,再搭配慵懒的人和一个嘴里“叭叭”说个不停的小伙子,此情此景,确实惬意。

  有路过的村民传来消息,说镇上空地上在搭幕布,晚上要放电影。

  大家中午吃得太撑,晚饭都没什么胃口,就都没吃早早地提着板凳,跑去占位置。

  李三江和周围的村民们聊着天,开口闭口都是:“这不是我家小远侯回来了嘛。”

  后头的小商贩来了不少,阴萌选了些头绳,林书友则买了个泡泡壶,对着谭文彬的后脑勺使劲吹泡泡,把谭文彬的后脑勺都打湿了。

  李追远中途,以出去上厕所的名义,去小商贩那里买了两个泡泡壶,精心挑选了几个小饰品。

  阿璃什么都不缺,以柳奶奶生气起来就砸碎一上等官窑的习惯,你送再贵重的东西都没意义。

  所以这时候,礼物送的就不是珍贵,而是回忆。

  李追远记得自己以前和阿璃来看电影时,阿璃坐在自己旁边,喜欢吹这个泡泡玩。

  看完电影后,大家沿着马路,步行回家,走得稀稀落落,没什么人说话,走在最前头的李三江,嘴里的烟头忽明忽灭。

  村镇上没什么吃夜宵的地方,到家后,李三江就把林书友买的礼品拿出来,给大家分了吃,垫垫饥。

  晚上,李追远想再找李三江聊聊天听听故事,却被李三江拒绝了:“小远侯啊,早点睡,明儿还得早起回学校呢。”

  等到深夜,李追远又听到了风声。

  他走出房间门,来到露台,下方坝子外,小黄莺又出现在了那里。

  夜幕下,她长发湿漉漉的垂落,一身黑色的旗袍让其脚上的红色高跟鞋显得分外诡异。

  不过,正当李追远打算下去接她上来时,她却只是抬头看了看李追远。

  然后,双臂轻垂在两侧,转身,隐没进了黑暗中。

  过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