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本卷完)
第211章 (本卷完)
入夜,林福安端着烛台,行走于庙中主堂,这里陈列着一尊尊官将首神像。
每晚入睡前,老人都会在这里检查一遍,看看神台上是否被打扫干净以及神像前的香烛是否续足。
走到后门处时,林福安停下脚步。
这排最尾端的神像,是白鹤童子。
七天前,童子的神像出现了龟裂。
起初,庙里人以为是童子神像居于末尾后门边,受风吹日晒侵袭最大。
但渐渐的,龟裂越来越多,神像头颅处、胸口处乃至脚面上,全都是密密麻麻的裂纹,外层的涂料也开始大面积脱落,刚清理了,隔一会儿,神像脚下就又蓄了一堆。
这种程度的破损,已经不能用位置原因来解释了,庙里所有神像都是同一批定制、设坛开光请进来的,不大可能单独就这一尊出现如此严重的质量问题。
庙里请过神像师傅来修补,起修前,师傅先按照流程持一个装有水的碗,再将一枚铜钱先沿着碗边敲了敲,最后丢入水中,俗称开音辨色。
他们这一行,有三不修。
一不修无主淫祠,恐招惹邪祟;二不修庙风不正,恐助纣为虐;三不修功德有损,恐自身填补。
一不修若是当地德老领村民来请,倒也能修,二不修只要钱给得多,亦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这不修那不修,大家靠什么吃饭,再者天下庙观何其多,真灵验者亦是少数中的少数。
因此,这开音辨色往往只是走个流程,可这次,铜钱刚触碰碗底,竟裂开了。
吓得神像师傅二话不说,直接领着俩徒弟跑路。
作为本地人,他是晓得这家官将首庙灵验的,而铜钱开裂则意味着这尊白鹤童子功德有损,自己要是带着徒弟擅自进行修补,那就是拿自己等人的命去给童子献祭。
他们这种几两肉的,够给阴神大人塞牙缝么?
没办法,童子大人的神像,就只能先这般放置着了。
林福安看着,心里很不是滋味,童子虽说在官将首序列里位阶不高,但相较于其祂阴神大人,童子算得上任劳任怨,贡献极大。
这时,林福安的大徒弟陈守门走了过来,他是林书友的师父,同时也是这一代的庙主。
陈守门对林福安说道:“师父,其它官将首庙我也打听过了,他们那里供奉的童子神像和我们这里差不多,都出现了明显破损。有一家请师傅修了,才刚修,那师傅就心脏病突发,好在送医及时才捡回条命。”
林福安闻言,点点头。
陈守门能去问询的庙,都是有乩童且能起乩的,而不是那种单纯的表演性质,那种庙里,童子神像自是完好如初,毕竟他们也请不下童子。
林福安:“孩子们,还是请不下童子么?”
陈守门:“今日我带着他们试过了,都失败了,甚至,我自己也尝试请了一下,一样没成。”
因白鹤童子是最容易请下来的,所以,祂也是很多年轻乩童最先接触和尝试请的阴神,平日里亦是最为忙碌。
当童子不再应乩后,对整个官将首的日常工作,都造成了极大影响。
其祂阴神难请,年轻乩童请不动,本来简单的小事,现在都得让庙里老一辈出来请其祂大人。
陈守门再次开口道:“师父,会不会是阿友那里……”
林福安双目一瞪,陈守门的话头就此止住。
“昏了头,什么话都敢往外冒!”
“是是是,我疏忽了。”
林书友拜龙王家的走江,整个庙里,只有他们俩当初去过金陵的人知道,就连林书友的父母也不晓得这件事。
可以说,这是庙里最大的秘密。
而且,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秘密变得越来越沉重,甚至是越来越可怕。
因为他们俩已经努力去打听汲取江湖上消息了,可就是从未听说过,秦柳两家传人走江的事。
按理说,以那少年的身份,走江扬名必然引起极大关注与轰动,怎会这般悄无声息?
这静悄悄的氛围感,让这对师徒俩只觉得后背发凉,对这个秘密把守得,更加严密。
不过,上次林书友回家起乩参加游神时,表现出了一种与童子的超乎寻常的亲密与互动,就是连德高望重的老乩童也无法和阴神大人做到这一份交情。
其实,林福安心里也在猜测,是否是因为自己那孙子的缘故,导致童子发生了问题。
“罢了,歇息去吧,明日你尝试联络一下阿友,不要提庙里的事,就问问他最近过得怎么样。”
“嗯,师父您也早点休息。”
师徒二人走出主堂,将门关闭后就回屋准备睡觉了。
谁知,刚躺下来,主堂那里就传出了火光。
有庙里人以为走水了,开始呼喊。
林福安和陈守门马上起床跑了过来,隔着门,就瞧见主堂内有光影在闪烁,但鼻尖却未闻到烟火味。
推门而入,发现光火只在神像群的最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