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
br />
还以为是次仁斯塔安排了什么隐藏的后手呢。
结果就这?
第72章 雁来以前没开这个功能,难道是因为她不想吗?
龙授站在焉耆王宫外等候召见。
这个身份是焉耆王的男人, 却没有资格进入这座被叫做“焉耆王宫”的宫殿。
龙授的心里有一瞬的凄凉,但很快就被他收起。
这事横看竖看,怎么也怪不到唐军身上。
以前焉耆还是安西四镇之一的时候, 每一镇的镇将都是由本国国王担任的,大唐虽然也会派遣官员和将领,但都是辅佐之职。就连安西大都护府, 治所虽然设在龟兹, 官衙也是在城外单独修建的。
不管私底下如何,至少表面上摆出不干涉当地内务的态度,给足了他们尊重和体面。
尤其是郭昕这个武威郡王, 虽然军事上的手段铁血强硬, 但日常相处却是谦谦有礼,令人如沐春风。
真正破坏规矩的是吐蕃人。
一个节儿都能凌驾于自己之上,还大摇大摆地占据了焉耆王宫。
所以龙授这个由吐蕃人扶持起来的焉耆王, 其实从来没有在这座焉耆王宫里住过。
此刻他站在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宫殿之外, 心中除了紧张与惊慌之外,又有几分隐隐的期待。
唐军回来了, 那么一切会被“拨乱反正”吗?
如果现在主事的人仍是郭昕, 这一点肯定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龙授已经打听过了, 郭昕虽然还在, 但已经不管事了, 如今这位四镇节度留后是他的义女,已经全权接手安西军在西域所有的事务。
而他对对方却全然无知。
没有等多久, 一个天兵从里面走出来,好奇地打量了他几眼, 才说,“雁帅正好有空, 跟我来吧。”
龙授连忙跟上。
一路上他眼观鼻鼻观心,目不斜视,但还是能够十分明显地感觉到,这座宫殿的氛围,与之前大不相同了。
行走在这里的几乎都是天兵,他们的言行举止其实并不像在外面那样轻佻,应该都是有正事的,但是那种昂首阔步的姿态、旁若无人的谈笑,打破了宫殿本身的庄严肃穆,变得既利落又活泼。
虽然没有抬头,但走着走着,龙授还是发现了不对劲。这个方向,好像并不是去正殿的。
确实不是。
没多久,他就在校场上见到了正在练习长槊的雁来。
跟她对战的人是白真珠。
这妹子也是个执着人,雁来当时为了安全考虑,没有带任何原住民过来焉耆城。但收到她让玩家送回去的信之后,白真珠立刻带着其他几位亲兵赶了过来。
好在当时次仁斯塔已经开始龟缩不出,倒是没碰上什么危险。
正好雁来箭术练得差不多了,感觉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提升,开始主练长槊,便继续让她担任教练和陪练。
这玩意跟弓箭不一样,虽然也可以自己练,但有人对练效果更佳。
但见场上,两人身随槊动,战成一团,一时只能看到槊锋寒光点点,如果朵朵梨花绽放,槊杆则如一条灵蛇,在主人手中随心而动,或点、或扫、或压、或挑,灵巧至极。
龙授有些吃惊。
他已经见过了安文静,听他说起雁来入城那一天的凶险,以及她那一手令人过目难忘的连珠箭,但没想到,她除了箭法,长槊也使得这样好。
除了快和狠,练习长槊更重要的其实是这个“巧”字。因为槊杆是软的,所以反作用力也有一股子韧性,不能用蛮力硬抗,而是要顺力而动,借由这股力让自己的动作更快,更难以防备,同时还能在防守与进攻之间灵活转换。
要练出火候,可不是容易的事,所以才有那句“月棍年刀一辈子的长枪”。
雁来的长枪其实还在熟练级,要说多令人惊艳也是不可能的。只是她那么年轻,已经有了那样的箭术造诣,长枪也使得有模有样,自然就令人惊艳。
不过也是,她能被郭昕收为义女、委以重任,又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做出诸多大事,必有过人之处。若因为她年轻,又是女子,就生出轻视怠慢之心,恐怕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龙授这般想着,态度越发谦恭。
一场打完,雁来将手中长槊交给白真珠,从另一个亲兵手中接了帕子,一边拭汗,一边往他们这边走,然后直接从台上跳下来,笑着朝他招呼道,“怠慢大王了。”
龙授连忙低头,口称不敢。
他没想到雁来会这样“不拘小节”,难免有些不自在。
可是转念想想,若她是个男子,在校场这样的地方跟自己见面,不摆架子、不用礼仪,那就是表示亲近,是龙授求也求不来的待遇。如此,又怎能因为她是女子,就觉得这样不合适呢?
上位者没有什么合不合适。
再说,雁来也不是普通女子。身为“天兵”的主人,她虽是□□凡躯,但终究与凡人不同,自然也不受那些世俗的条条款款束缚。
龙授自己说服了自己,态度也渐渐放松下来,“能瞻仰雁帅英姿,是小臣之幸。可惜小臣年事已衰,力不从心,不然早就忍不住开口,请雁帅赐教了。”
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