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

r />
  也能看懂“想把项梁的坟迁进军魂陵园”的意味。

  ………

  无论是造反期间还是称帝之后,都反对愚民吗?

  法家倾向愚民、道家主张“弱其智”“使民无知无欲”、儒家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张良自然会受到这些学说的影响。

  但看到陈胜以鱼狐、刘邦以赤帝子来愚弄百姓后,秦二否认神女之说就显得尤为可贵。

  这才是真正的“民本位”。

  张良看懂了未来的自己为何会以巫蛊之术试探秦二。

  因为那时的“他”只是猜测,而无法确定秦二的所思所想。

  这次他不必再试探了。

  【相比之下陈胜的自我认知就不够了,穷的时候跟人说“苟富贵,无相忘”,发达后就不认小伙伴,还因为人家说话不好听就把人斩了。】

  【他杀了那个同乡后,他的老朋友就都跑了。】

  【最后死在了说话肯定好听的车夫手上。】

  【这就是典型的穷时知道要笼络人心,发达了就以为自己天生高人一等。】

  【发达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发达后:我就是天生的王侯将相,你竟敢提我以前的旧事?】

  【忘本了呀。】

  陈胜脸色苍白。

  原来真的是他阳城陈胜。

  但此刻他不是在害怕始皇帝以造反之名杀他,而是……

  陈胜看向方才还在调侃“此人与你同名”的好友。

  他的朋友们纷纷避开他的目光,犹豫着要不要弃他而去。

  谁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那个“说话不好听”的人。

  【其实不能怪陈胜,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人一夜暴富还容易忘记初心呢,何必苛求一个没读过多少书、得去帮人耕田为生的穷苦农民呢?】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这一句话,就够他在华夏史上留下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秦二对他有着极高的赞誉:华夏农民起义第一人。】

  【华夏百姓有现在的地位和生活,功劳有陈胜这位老祖宗一份。】

  【他还没造反的时候就已经在秦二的地榜上了,若是没死而是被俘或许能有更大的作为,可惜了。】

  “陈胜啊,以后我说话不好听,你应该不会斩了我吧?”

  和陈胜一起耕过田的一位好友突然问道。

  陈胜连忙作揖:“不敢,不敢!”

  有一人带头,其他人便和他一样询问陈胜。

  “必不敢再忘本!”

  于是凝重的气氛热烈起来。

  “没想到我们这群燕雀,也能出一只鸿鹄啊!”

  当初陈胜说苟富贵无相忘,他的朋友们回答佣耕之人哪来的富贵。

  陈胜就感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言归正传,造反小测试继续!】

  【篝火狐鸣之后,吴广故意扬言逃跑来激怒押送他的将尉。】

  【将尉责骂鞭打吴广引起戍卒的不满,随后吴广夺剑杀死一名将尉,陈胜乘势杀掉另一个。】

  【之后陈胜发表那段名言演讲引发戍卒对秦朝的怨恨和愤怒。】

  【这里又是什么知识点呢?】

  嬴政看完天幕的描述眉头紧锁。

  大秦的将尉竟然如此无能?

  被手无兵器的戍卒夺剑反杀?

  嬴云曼知道“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但具体的起义流程还真不清楚。

  只能说不愧是说出那句千古名言的人。

  这一整套流程看下来,被陈胜鼓动的吴广才是计划的最大风险承受者。

  激怒、挨打、夺剑、杀将尉。

  但凡有一点差池,死的就是吴广,而陈胜却并不会受其牵连。

  最终的最大受益者却是陈胜。

  不过要保证计划的实施,最好先降低将尉的武力值。

  让将尉喝醉应该是不错的办法。

  ——嬴云曼不知道吴广就是在将尉醉醺醺的情况下夺剑杀人,只是天幕省略了这个细节。

  【利益共同体。】

  第44章 陈胜的失败经验

  【恭喜这位宝抢答成功!】

  【两名将尉被杀死, 戍卒们要是想活就得杀了陈胜吴广,但将尉的鞭打责骂让他们物伤其类,之前的篝火狐鸣则让戍卒们害怕陈胜。】

  【这时候陈胜拿秦法骗戍卒们失期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