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

也会死, 几重因素叠加后有了这次完美的教科书式起义。】

  【真·教科书。】

  【这里利益共同体的形成因素就是将尉的死, 戍卒不敢杀陈胜就都得面对胡亥的残暴, 也就只能和陈胜利益捆绑。】

  【秦二也有类似的操作:以伪造的圣诏逼迫王离去救蒙恬;等他救了蒙恬, 也就彻底和秦二利益绑定。】

  王离现在有点着急。

  燎原军在募兵准备前往上郡, 他多次上书陛下想参与其中,但至今未得太子许可。

  ——从奏章上的字迹可以看出,那是太子的决定。

  理由是他贵为武城侯,燎原军目前不过五千人,实在不合适。

  能让王离不至于借着阿父与大父的名义去祈求陛下的, 是他得知李信、章邯都没有调入燎原军中。

  ………

  利益共同体。

  这点陈平早已发现。

  秦二极擅此道。

  逼迫王离臣服还只是小道,最令陈平叹服的其实是华夏论与奴籍归贱结合、新安城祭为军功爵制改革奠基。

  小道借势,大道造势。

  比起“势”之一字, “利益共同体”这五个字更容易被人理解。

  【下一个知识点的题目素材:陈胜选择假借扶苏和项燕的名义造反。】

  扶苏手中的竹简掉落, 砸在桌案一堆简牍之上。

  这些简牍都是太子送来的,要他照着简体字典将其译成简体版本。

  他也在试着尽快掌握简体字以求转译得更快一些。

  将来华夏书阁会交由他来管理。

  被委以如此重任,扶苏倒是从被儒家愚弄的愧疚中走出。

  却不想天幕再次提到他, 竟是陈胜借他之名造反。

  由于“秦二”对陈胜的赞誉, 扶苏都不知道该不该生气。

  ………

  项燕。

  十四年前击败李信二十万秦军的楚将。

  项梁之阿父, 项羽之大父。

  陈胜居然同时借用秦公子和楚将的名义造反?

  项梁皱起眉头,但还是阻止项羽口出恶言。

  秦二以“成王败寇”来评价陈胜, 可见陈胜的反军远不止九百人。

  不会堕阿父威名。

  ………

  陈平没想出什么“知识点”, 只是按陈胜所为往下推演, 发现大有可为。

  公子扶苏素有贤名。

  既然是胡亥矫诏篡位,以扶苏的名义起义, 能分化秦军内部。

  胡亥连蒙恬都想杀,武将必不可能全部归心。

  至于项燕……

  大泽乡原属于楚国,而项燕因击败李信,在楚国有着极高的威望。

  【火速抢答: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

  【回答正确。】

  【陈胜借用项燕的名声很好理解,大泽乡原本是楚国的地盘嘛,项燕也是反秦的代表,能团结所有反秦的力量。】

  【而公子扶苏——就是在团结不反秦但反胡亥的人。】

  【也就是理论上还团结了秦二?】

  【可惜秦二在上郡,不然真想看秦二x陈胜的组合会有什么神奇的反应。】

  【可惜+1,陈胜到死都不知道她的存在,也不知道她会给他那么高的评价。】

  【说个地狱:陈胜当然知道秦二,只是他认知中的秦二世是胡亥。】

  【……这是真地狱。】

  现在知道了。

  陈胜这才想起他就在秦二的地榜之上。

  地级的待遇是团长。

  就是不知道团长究竟是什么级别。

  这时陈胜也发现距离上次天幕已经过去月余,为何没人来找他?

  是要他主动前往咸阳?

  秦二不公布名单,或许就是让天下愿意效忠她的有识之士都去咸阳,无论是否身处于名单之上。

  验证这点并不困难,待他请里长找县令申请去咸阳的通行文书便知分晓。

  ………

  她就算不在上郡,也不可能去找陈胜。

  嬴云曼此前虽然不知道陈胜起义的具体过程,但知道起义是以失败告终。

  何况陈胜的目的是裂土封王,她却是谋求一统。

  这怎么可能联合。

  也幸亏没见过面,不然她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