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一封邮件

  难得休假,结果还是早早的醒了,田园只好拿起手机,他想给亲朋好友拜年。

  微信一开,消息提示音就响个不停。

  田园一看未读消息,顿时感到惊讶,什么情况,怎么发了这么多消息?

  仔细查看后他才发现,是之前高中同学建的群聊,大家正在此起彼伏的发拜年信息。

  看到微信群,田园立即想起自己的QQ。虽然那边的股票群已经解散,但好友里还有一些熟人需要拜年。

  想到这,他就登录了QQ。

  距离上次登录已经很久,却没有几条新消息。认真的回复过后,他突然发现有几封未读邮件。

  点开查看后,田园不禁直冒冷汗。

  第一封邮件的正文赫然写着:“YQ的部分投资可能存在内幕交易行为。你要小心,不要成为别人的替罪羊。”

  田园赶紧看发件人。他确定邮件是陌生人发的,而且对方似乎很了解YQ投资。

  到底是谁发的?他怎么知道自己的QQ号?而且知道自己在YQ投资工作。

  田园立即回了一封邮件:你是谁?你怎么知道这些事情的?

  回复完邮件,他觉得想收到回复恐怕得些日子。因为使用QQ的人本来就在减少,现在又是大年初一,所以想要知道对方的身份,还是得自己寻找线索。

  正在这时,田园听到妈妈的催促声。他只好收拾一下,然后和家人一起出门参加聚会。

  成为了投资机构的总监,想低调就成了很困难的事。何况田园工作业绩出色,赚了不少钱,常常是聚会的焦点。

  田园也不吝惜,给每个长辈都准备了礼品,给每个孩子都发了红包,此举也是让当年那些认为“职业炒股没有前途的人”长长见识。

  初一初二的外出聚会过后,大年初三开始,田园坚决推掉了后面的聚会邀请,他必须在家做点自己的事了。

  想起邮箱里的那封邮件,田园觉得应该是哪个业内人士的好心提醒,所以自己有必要对入职YQ投资以后的工作,做一次复盘。

  以前炒股时田园有一个习惯,记录每个交易日收盘时账号里有哪只股票,有多少股;已经卖出的股票,还会记录用了几个交易日,赚了多少钱。

  而且他会记录即时收益率和每个交易日的仓位百分比。

  这样做有一个好处,把收益率和仓位百分比绘图以后,与指数的走势进行对比,通常能很好的梳理自己的交易情况,及时的总结经验。

  通常情况下,股民炒股的收益曲线图,可以很好的体现一个人的投资风格。

  激进型的投资者,收益曲线一定是大起大落的;而稳健型的投资者,收益曲线相对平稳,就算波动,也是在一定范围内。

  而田园这种重视风险控制的,超稳健型投资者,收益曲线更是十分的平稳。

  但YQ投资的基金净值曲线,波动的状态与田园的风格严重不符,振幅很大。不仅振幅大,而且收益率,远远超过了他设计的交易系统应得的收益。

  虽然也曾察觉到这一点,但由于YQ投资资金量巨大,账号数量也很多,田园没有精力分析原因。

  而且,基金产品的业绩一直很好,他也没有必要分析。

  直到收到邮件,他才觉得有必要复盘,检查YQ投资的利润为何这么高。

  田园在入职YQ投资时,为了能够更好的担任投资总监,专门设计了一套交易系统。

  说起交易系统,那是他炒股第十年才开始接触到的概念,并且在2011年的首次实盘应用中,就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那一年的股市是波段下行的走势,个股平均回落幅度很大。

  但复盘可以发现,运用交易系统,哪怕是最简单的交易系统,也可以有效的减少亏损的幅度。

  有了量化交易系统的田园,在这一年里只亏了5%,比他在以前熊市中的表现要好得多。

  于是,他坚定了量化交易的思路,开始大量研究各种指标,经过严格的测试统计,建立了一套策略库。

  在YQ投资的这段时间,是他把策略库应用于实践的第一年。

  而这套股票交易系统的设计理念,是通过股票池个股同进同出,以高频率的操作来平滑收益曲线。

  这种理念的交易策略,收益曲线应该很平稳才对。

  最重要的是,设计好系统后,田园一直严格按照系统来指挥操盘手。但是YQ投资的基金收益曲线,却完全不符合系统的设计初衷。

  想到这,他打开了存放工作资料的U盘,然后找到了任职期间,YQ投资操盘手的交易记录,那是他从公司技术部复制的。

  田园把交易记录复制出来想要汇总到一起,却发现可以输入行的EXCEL表格,根本不够用。无奈之下,他只好分时段汇总。

  经过统计,他得出了一个结论。如果分开计算,YQ投资二级市场业务的收益曲线是正常的,造成收益大起大落的,是风投部门的收益。

  而且田园确认了,是刘向北负责的那些业务取得了很高的收益,才拉高了YQ投资的业绩。

  田园知道,如果那封邮件提示的是真的,这些投资很可能包含内幕交易。

  大年初四,好友唐志高约田园一起吃饭。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