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



  贾母想着日后元春在宫中,与宁荣二府荣辱相连,到底也不能瞒着她,遂看了眼王夫人,王夫人心领神会的走到门前,注视着外面的动静,贾母这才凑到元春耳旁,将宁国府的丑事说出来。

  元春闻言,气得浑身发抖,她哭道:“咱们这样的人家,不缺吃穿的,哪里少了他那一口,又怎么做出这种丑事,好在天家开恩,没将他面皮扒了,不然咱们还如何能待在京中。”

  “不聋不哑,不做家翁,”贾母叹了口气:“你珍大哥当了宁国府的家,只怕他老子一人,但你敬大爷又是个万事不管的性子,一来二去的,也就这样的。”

  “就是苦了你,贾家的未来,全在太子身上,你是太皇太后亲封的妃,万岁爷到底得多看重几分,日后若太子爷有什么事,你且记着要多在太子和万岁爷之间转圜。”

  元春飞快眨着的睫毛,暗示了她内心不平静。

  对于这个最得她宠爱的孙女,贾母到底是不忍心的,她犹豫再三,还是吩咐:“天子守孝,以日代月,等万岁爷守完孝了,你尽快怀上孩子,日后也能有个念想。”

  元春双眼含泪,冷笑道:“祖母,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男人不中用,将女人推出来顶锅,我瞧着珍大哥这毛病,不是一天两天能好的。”

  “我可怜的珠儿。”家中那些后辈实在糟心,也就贾政读书上有几分天赋,却也没走科举之路,这是贾母格外怀念起贾珠:“若他还在,我这把老骨头又何必如此操心。”

  听着贾母哭贾珠,盯着门外的王夫人木着脸,红了眼眶,元春更是气苦:“珍大哥那些乌遭事,我也管不了,只一点,祖母一定要将宝玉教好,万不能被带坏。”

  “宝玉这些日子越发进益了。”说到心爱的孙子,贾母愁苦的神色散了几分:“前些日子刚求了我,想去家学上课。”

  听着兄弟上进,元春欣慰地笑了:“我们这样的人家,也不图他出将入相的,只要能读书明理,不做那等伤天害理之事,那也足够了。”

  贾母连连点头,对于元春的话再赞同不过,“我的儿,我们想到一块儿去了,宝玉事事都好,只一点,太过爱玩闹了些,我私下想着,给他定个好亲,让妻子管着,掰掰他的性子。”

  “是哪家姑娘?”元春余光瞥向王夫人,却见王夫人背脊僵直,嘴唇紧抿,不见喜色,元春心中也有了计较。

  “你林姑父家的女儿,闺名叫黛玉,生得是花容月貌,又跟着你林姑父识文断字,懂事明理的,亲上加亲再好不过。”贾母向元春说着心头的盘算。

  黛玉,元春心头一跳,想起胤祺对林如海的重视,又想到在慈宁宫中隐约听见的只言片语,皱眉思量:“这事,林姑父知道吗?”

  “我还没和他说,但敏儿生前和我写信说过,担心女儿日后被夫家欺负,宝玉是黛玉嫡亲的表哥,黛玉嫁回来,婆婆是舅母,小姑子是姐妹,都不是刁钻人,想必你姑母能放心,估摸着你姑父也不会反对。”

  这,元春苦笑着,给贾母泼了盆凉水:“宝玉和黛玉的亲事恐怕不成。”

  第56章 悸动

  “娘娘!”元春的话,好似打了贾母一个闷棍,她惊呼出声,随即又想到在宫中,又将声音压了下去。

  时间不对,地点不对,此时不是能够细聊之时,更何况对于黛玉的亲事,元春也只隐约有些猜测,不敢随意编排,她低声说道:“林家表妹的亲事,宫中恐有安排,我瞧着薛家表妹也是个好的。”

  贾母手一抖,失了镇定,薛家已现落败,她并不愿让心尖尖上的宝玉娶薛家的女儿,但元春的话,又不能不重视,她反复思量着,正想着找个什么缘由拒绝,元春却将这话题掀过,和贾母叮嘱起她最担心之事:“祖母,我封妃一事,全赖天家恩典,家中务必稳重些,万不能让人觉着轻狂。”

  “娘娘您却不知,”贾母笑着劝慰:“我们这样的人家,本来就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模样,有那等小家子气的,见着我们日常衣食,也得编排几分,不和他们计较也就罢了。”

  元春苦笑,若还是家族鼎盛时日,这般做派倒是不怕,但现如今家中都没个男人在朝中支撑,一应用度犹如旧日,却是过了,想到这,元春苦口婆心劝道:“祖母,我在宫中这些年,没甚大长进,却也听过见过些事,老话说居安思危,现在咱们家瞧着还好,却也得想着日后。”

  “娘娘您说。”贾母虽然久不掌家,对于家中情况却也心中有数。

  “都说独木不支,琏二哥瞧着不是能读出书的,宝玉年纪又小了些,依我看,还是得从族中仔细挑些聪颖之人,好好培养着,不拘能不能考中进士,只要有个出身,家中难道还不能帮他们筹谋一个缺,也免得他们在外晃晃荡荡的,没个营生。”

  “正是这个理,娘娘您深谋远虑。”贾母点头应下。

  “娘娘,佟佳贵妃找您。”贾母话音刚落,抱琴小步快走的过来传话,能够歇这么久,甚至还能见着祖母和母亲,已经是承了五阿哥的恩典,现在前头有事,元春也不能在这儿带着,深吸口气,对着贾母和王夫人行过家礼,匆匆往外走去。

  大雪依旧肆虐,在这一片银装素裹中,朝廷中议定了太皇太后的谥号,依照太皇太后的遗旨,康熙令人将慈宁宫五间大殿全部拆了,在孝陵外重建,孝庄文皇后暂时安放于此。

  宫中民间人人素服,尽管康熙下了恩旨,民间以月代年,只需守国丧礼三月即可,整个正月,依然是愁云惨淡,不见欢声笑语。

  皇太后自从将太皇太后送去孝陵后,便病倒在床,胤祺索性求了康熙,又在宫里待了些日子,为皇太后服侍汤药,奈何皇太后一直恹恹的,打不起精神来,请了无数次的太医,也只得到皇太后郁结于心的结果。

  最后还是康熙想了个主意,将德妃生的公主抱来了宁寿宫,让皇太后抚养,没成想这却起了作用,见着玉雪可爱的五公主,皇太后强打起了精神照顾,许是找着了寄托,皇太后的身子一日好似一日,等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