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

轻忽了。”

  等见着黛玉将袍子严严实实地系上扣子,这才扬声,将外头候着的宫人们都唤了进来。

  捧着水盆的、巾帕的、香皂的、衣裳配饰的宫人们鱼贯而入,先是将屋子里的蜡烛全部点亮了,整个屋子都亮堂起来,随后默契地分成两队,井井有条的伺候着黛玉与胤祺洗漱。

  胤祺换上阿哥常服后,黛玉仍在梳妆,胤祺靠着椅子上,支着颊打量着,只见黛玉正坐在窗下的榻上,仔细地盯着铜镜梳妆。

  这个起居的东梢间,是整个院子里采光最好的一间屋子,然而黛玉坐在窗下,屋子里点满了蜡烛,胤祺仍然觉着不够,且不提铜镜了的人影模模糊糊的,就屋子里那点光线,看着都阴阴沉沉的。

  胤祺在这屋子也住了好几年,之前从来没发现这屋子暗成这般模样,许是黛玉瞧着便是世外仙姝,不似凡人,这才让胤祺觉着什么都配不上黛玉。

  他叹了口气,走到黛玉耳旁,轻声说道:“妹妹先受几日委屈,等出宫开府了,我一定为妹妹换上玻璃的窗户。”

  黛玉也不知晓胤祺又如何发出这番感慨,她抿着嘴唇,露出腮边的旋涡,盈然笑着:“五阿哥说的这句话我可记住了,日后没有我可不依。”

  胤祺更是连连点头,再三许诺,就连去哪里找人,才能买上更清透的玻璃,都已经有了主意。

  若非今日还要拜见康熙他们,胤祺恨不得立即便跑出去找人。

  然而比起装玻璃,拜见康熙才是重中之重的大事,胤祺勉强忍耐住急切,见着黛玉收拾妥当了,便牵着黛玉的手,走了出去。

  此时宫门已开,南五所里年长的阿哥们出去当值,年幼的阿哥们全去了学堂念书,至于福晋们,也早就入了后宫请安。

  整个南五所里头,除了由于新婚而免了这些事情的胤祺和黛玉外,没有一个正经主子。

  黛玉便也遂了胤祺的心,与他手牵着手,走出了南五所,走上了通往乾清宫的宫道。

  胤祺终于能够名正言顺地握着黛玉的手,他被充盈的喜悦与兴奋淹没,嘴角噙着满足的笑意,直到到了乾清宫不远处,远远地瞧见前头宫道上有当差的小太监,黛玉才轻轻地将手从胤祺的手心中抽出,只觉着手掌心湿了一片。

  手心一空,胤祺怅然若失,却也知晓分寸,不再缠着要继续牵手,而是轻咳两声,整理了心情,冷静下神色,领着黛玉往乾清宫走去。

  乾清宫巍峨耸立,康熙理政起居都在此处,是大清帝国的权利中心。除了康熙,便只有太子幼年时在乾清宫的偏殿住过,尽管胤祺也是阿哥,但他也只是在入朝当差后,才在上朝时候在正殿待过,对这宫殿很是陌生。

  刚到乾清宫门口,守着宫门的小太监便恭敬地将他们请了进去,弯着腰说道:“万岁爷在里头召见朝中大人,梁爷爷吩咐了,您和福晋到了后,现在厢房等一会儿。”

  黛玉闻言,心头一紧,她担忧地看着胤祺。

  皇家阿哥成亲的第二日,入宫拜见长辈,是例行的规矩。黛玉没想到康熙会这么不在意,甚至召了大臣入宫谈事。

  胤祺却浑不在乎,之前几个阿哥成亲的时候,康熙也是如出一辙,并未因为儿子与儿媳的拜见,而耽误朝政大事,想必只有太子成亲,才能让康熙破例,放下例行的朝会,专门腾出时间等待。

  更何况,胤祺不孝地想着,他与康熙那微薄的父子情分,也不足以让他在意康熙如何对待他。

  只不过黛玉如此忧心,还是让胤祺心里暖洋洋的,他扬起眉,露出一个笑容,黛玉从这笑中没见着丝毫的勉强,总算放心下来。

  上好的碧螺春香味扑鼻,但为了防止在康熙面前失态,胤祺与黛玉谁也没有碰厢房里的茶水点心,等到上了两遭热茶后,梁九功终于快步走了过来,笑容满面地请胤祺与黛玉进去。

  胤祺给黛玉甩了个安心的眼神,随即站起来,跟在梁九功的身后,往康熙日常起居的梢间走去。

  黛玉亦步亦趋地跟在胤祺身后,低低垂着头,做好一个恭顺温婉的福晋样子。

  康熙穿着帝王常服坐在宽大的龙椅上,清瘦的面容上无一丝笑意,望着手中的密折,眉头拧成结。

  等见着胤祺与黛玉,康熙才将折子放下,随意打量过黛玉几眼,令梁九功拿来赏赐,又说了几句勉励之于,便挥着手说道:“老太太想必等得急了,你们自去给她请安。”

  说完,康熙的注意力又放回到了折子上。

  胤祺安抚地拍了拍黛玉手,向康熙行礼后便告退出门,整个见面过程,也不超过一盏茶的时辰。

  “五阿哥,”出了乾清宫,便是沿着宫道往宁寿宫走,黛玉凝神将康熙召见时候的行为从头到尾想了一遍,并未发现什么失礼之处。黛玉见着离乾清宫已远,身旁全是自己人,便凑到胤祺的耳边,用气声问道:“皇阿玛可是不满意我?”

  “怎么会。”胤祺却斩钉截铁地否认了:“若他不满意,如何会给我们赐婚。”

  胤祺毫不犹豫的话,让黛玉稍稍安下心来,心内却仍在不断思量。

  胤祺知黛玉心思细腻,唯恐她想多伤神,忙指着前方:“那儿就是宁寿宫了,也不知皇玛嬷准备了什么好东西。”

  黛玉也是伴着皇太后的驾去过江南和塞外之人,是最知道皇太后对胤祺的偏爱的,听了胤祺的话,也不由好奇起来。

  宁寿宫离乾清宫不远,大约走了两盏茶的功夫,一行人便到了宁寿宫中,守在宫道的小太监撒着脚丫子便宁寿宫里跑着报信。

  黛玉深吸一口气,做足了心理准备,随着胤祺走过最后一段宫道,入了宁寿宫的大门。

  等入了宁寿宫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