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

很清楚他嘴里的底气是什么。

  薛尉喜不自胜,跨坐在毕力格对面的矮凳上:“先生,我已查出那日死在萧存玉手下的逃犯名叫谢铭,是临安一知事,几年前因贪污流放。”

  他压低声音:“谢铭被流放那年正是萧存玉就任兵部那年。”

  薛尉像是发现了天大的秘密,口若悬河道:“那谢铭做官的本事没多少,心里的算计却不少,他为占薛家的财产,设计娶了薛家的孤女,可婚后不过两三年,便败光了薛家家产,清贫也就罢了,膝下也荒凉,只有一个女儿。”

  他神秘地凑到毕力格身边:“你道那女儿是谁?”

  毕力格淡淡的:“莫非是萧阁老。”

  “自然是。”薛尉拍手笑道,“那独女叫谢容华,说是长得花容月貌,被她权欲熏心的爹卖给了临安知府。可着谢容华竟是个不知检点的,定下亲事没多久,就逃婚了,走前,还一把火烧净了宅院,她母亲也在火中惨死了。你说她可恨不可恨。”

  这故事不知在薛尉心里过了多少遍,他笑得畅快极了:“她虽给自己造了假身份,谢容华的籍贯也早已被抹去,可纸是包不住火的,更何况犯下的还是这等蔑伦悖理之事。”

  “既如此,某祝将军早日得偿所愿。”毕力格恭贺道。

  薛尉走后,毕力格又缓缓坐下去,浑不在意地看了眼他的背影,眼里闪过一丝讥诮。

  天将放晴,惨淡的日光稀稀疏疏落下,久雨后林木萧萧,连风都带了些寂寞。

  清晨起身,杨木窗户一打开,便是扑面的风,萧存玉偏头躲了躲,转头时看见了一地的落花。

  窗外正对着一片小湖,湖泊四周围满了花,此时已落了满地花红柳绿。

  湖心是座小小的亭子,寂寞地伫立在绿水之上,湖里满是残荷,东倒西歪地互相倚着。

  “我打小就不爱读诗,夫子给我从乐府讲到新诗,我无一不过耳就忘,偏偏能清楚记得一句诗——过雨荷花满院香,我一听这句诗便喜欢。”知云散着长发,从身后轻轻抱住萧存玉的腰。

  “我只当天下的荷花都像江南一般,一见雨便能被激出满院清香来,可这里倒奇,连一丝荷香也无。”

  存玉垂手抓住知云的两只手,笑说:“许是河东的雨太急太烈,激不出荷花的香来,临安哪有这么大的雨。”

  临安临着温柔多情的西湖,那里的雨也像西子湖一样,温情绰态,柔肠百转。大概也只有在这样的雨里,荷花才能香得肆无忌惮,缠绵悱恻吧。

  微凉的风吹散了二人的头发,知云随手从桌上拿起一条红绳为存玉束发。

  这红绳是她们几日前无事,冒雨去月老庙求的,红绳长约一尺,用几股红线密密织就,其中一股混了头发,藏着编进了红绳里,长长的红绳尾端是两只金色的铃铛。

  知云白玉似的手在黑发间翻飞,铃铛碰撞出一片清脆的响。

  她指甲上涂了珊瑚色的蔻丹,在太原守城时的伤口还残留着细小的疤,存玉视线轻轻落下,晃了下神,道:“以前不曾听你说过会射箭。”

  她说的以前是在临安那年,知云一笑:“我起先不过是为了躲夫子课,后来学出了趣味,也就一直练下去了。当时我技艺尚生疏,又是为着不爱念书才弄出这回事来,自然不愿让你知道。”

  存玉哂笑,想起当年她连头上带过的花儿都没重样,自然是不肯说自己不爱读书的了。

  知云的手仍在身后动作,存玉隐约觉得不对劲,偏头去看。

  竟是一根又黑又亮的辫子垂在她眼前。

  知云对上她的眼睛,两眼一弯笑了出来,红绳充当发绳,灵巧地编进了黑发里,和黑发丝丝缠绕,缠到尾端,赫然是两只金灿灿的小铃铛。

  存玉耳侧骤然一红,斜眼乜了知云一下。

  知云从一旁的妆台上拿来一面西洋镜,对着萧存玉。

  “你快看,像不像一个仙子。”

  镜子里映出一张熟悉的脸,长长的辫子柔和了她脸上的冷淡,缠在头发里的红色又为她增添了几分明媚,可就算这样,就算这样。

  萧存玉掌不住笑了出来:“哪里像仙子了,分明是个卖花女。”

  知云上上下下又看过去,也笑了。

  春日里提着花篮卖花的女孩子可不就是这副打扮。

  “就算是卖花女,你也是最好看的卖花女。”

  她说话间手指拨弄几下铃铛,晃出悦耳的铃声,手指顺着红绳攀上去,摸到萧存玉耳畔。

  “真好看。”知云将她额角的碎发抚开,在她颊侧轻轻映了一个吻。

  窗外突然起了风,吹起漫天的花雨来。

  第110章 110

  明明是夏日,却有股木叶萧萧之感,刘景周急匆匆地进入地牢,守卫紧跟在她身后。

  “将军,这三人都已招了,供词虽略有出入,但所说有理有据,不像是假的。”

  刘景周:“左贤王当真叛乱了?”

  “是,我们派去的人拼死传回的消息,说是太原城从二十里外就开始戒严了,他明确听到突厥三殿下在帐中怒骂左贤王。”

  脚步停住,刘景周看着他问:“不会有错?”

  “不会有错。”守卫目光坚定,“左贤王已在来的路上了。”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