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57

衣满足了他的好奇心,温声说:“崔。”

  燕王头晕目眩,他府上姓崔的只有崔恩,他以为是为他出谋划策的崔恩!难怪这次处置崔家无人被牵连,他压根就是圣人埋在他身边的暗子。不过,真的是圣人吗?他仰头看着宁轻衣,声嘶力竭道:“你要保老六吗?他那么小,如果有个三长两短,皇位不是要落入小宗之手?到时候你还能做你的公主吗?”

  宁轻衣对上燕王血红的眼眸,漫不经心道:“不能是我吗?”

  燕王一愣,随后如遭雷击般浑身颤抖不已。他指着宁轻衣“你”了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意识好似被风暴卷过,他隐约捕捉到一丝清明,他喃喃自语说:“圣人不会轻易杀我,是你、是你——”后宫完全在皇后掌控之中,而前朝的大臣,被清河买通的有几人?韦家人没得选择,越王府以清河马首是瞻,崔尚和山阳姑母这些年忽然跟清河亲近……他府上有清河的人,其余兄弟府中呢?他们兄弟处处互相提防,可没想过清河会是最终捅刀的人。身上冒出了一丝丝的寒气,燕王浑身冷得厉害。

  宁轻衣对上燕王充满恨意的视线,幽幽道:“三郎及时上路,黄泉道上,大兄定会与你把酒言欢。”

  从诏狱出来后,宁轻衣回了公主府中。

  裴琢玉有段时间没见她,就算得了信也是提心吊胆的,这会儿见她归来,一把将她揽在怀中。她闷闷道:“怎么去了诏狱?那处阴冷风寒,伤身体。”

  宁轻衣笑道:“我也没有那般脆弱。”

  裴琢玉睨着她,不信她的话,抱着宁轻衣安静了好一会儿,才问:“圣人如何?”

  宁轻衣道:“已老。”

  承天帝不能死,可也不能活。

  她要从承天帝拿到辅政的诏书,拥有恰当的名位,而不是贸然迈出那一步。

  第56章 天崩地裂

  燕王逼宫带来的刺激极大,承天帝浑浑噩噩地躺了一段时间才能起身。

  原本就衰败的身体更是如山崩,几乎不能离开药。

  德妃被禁足、钟慧慧被下狱,留在甘露殿中照料承天帝的是韦昭。不过喂药这类的事情她可不会亲自动手,而是从容地坐在一旁看着。她与承天帝是年少夫妻,可如今她保养得宜,容颜如旧时,承天帝却是一副衰败之相,两人坐在一起极不相称。

  “那逆子呢?”承天帝恢复意识后就要问燕王消息,昏沉中他清醒过几次,得到的答案都是在牢狱中。他恨不得将那逆子扒皮抽筋,但想到江山,想到尚且年幼的周王,他不能如过去那般大开杀戒。囚着不处置是最好的。

  韦昭掀了掀眼皮,淡然道:“三郎畏罪自杀了。”

  甘露殿中又是一阵兵荒马乱,侍奉在一侧的医者忙不迭替气血逆冲的承天帝施针。

  韦昭暗暗哂笑。

  哪有什么父子之情?在圣人眼中,燕王可是凌迟处死之罪。可一个个儿子那么离去,关于后嗣的重担像是一座山将他压垮了。当初赐死儿子的时候,他可从来不会考虑这些。瞥了眼承天帝,韦昭又缓缓道:“朝中无大事,一切都照旧。只是一些文书等着陛下的御画。”

  承天帝抚了抚额,他哪里还有心情处理政事?昔年有东宫代为批复,可现在周王尚小,能不能活下来都是个问题,将文书交给内侍更不可能。找来找去,能信任的只有枕边人。犹豫一阵后,承天帝只能让皇后韦昭来代为批答。

  朝臣们得知消息后面面相觑,后宫干政历来是大忌。可仅剩下的皇子还在襁褓中,圣人又缠绵病榻,还真找不到个合适的人选来处理政事。况且,政事堂的宰臣们也都噤声不语,御史们骂上了几句后,便偃旗息鼓。

  承天三十七年六月,圣人下诏,立周王宁承嗣为太子,以越王钱岳为太子太傅、中书令崔尚兼太子詹事,又擢先前被罢官的梁国公韦安国为太子宾客……除此之外,太子府其它属官也都重新配置。承天帝只余下这么个儿子,他忌惮宗亲,在太子属官上没有半点宗室的痕迹,东宫的这套班子未来就是辅政之臣。

  有没有皇帝其实并不妨碍政务运行,承天帝视朝的时间少,偶尔会招宰臣问对。可他的身体始终不见好,不管奉御如何用药,都一天一天地老下去了,俨然是大限将近。尤其是在做梦梦到废太子来问他“儿臣何罪”的时候,更是一病不起,衰败到连话都说不出了。

  养在皇后膝下的太子还算康健,辅政大臣都已经到位,可承天帝仍旧不能安详地走。想要千秋万岁的他哪里甘心将权势让渡出?

  在这个时候,宁轻衣送入宫中的大夫替承天帝延续了一段时间,趁这个时候,宁轻衣跟承天帝宣扬“校正医书局”的好,想要借机将它推行到州县。一旦朝廷插手,就意味着校正医书局会被划入府衙,到时候里头的人就不是乡野医者,而是有了切实的名位。

  医药是承天帝的救命稻草,他哪能不说好?

  宁轻衣心满意足,不管宰臣们议论得如何,这对医药的新政策迟早会成为承天帝的“遗诏”。到时候以先帝为借口,看哪个朝臣要引经据典阻碍,让小皇帝担上不孝的帽子。

  病重的承天帝在无数珍贵药物的支撑下也没有活过这一年。

  他驾崩得并不突然,留下了一道遗诏。依照惯例,对辅政的朝臣进行了改动。世族、外戚、宗亲、勋贵……是一贯的平衡之道。但承天帝在“宗亲”上犹豫了许久。如今还在人世的宗亲是太。祖、太宗之后,并未出五服,想要争一争还是有可能的。如果将宗亲列入,朝臣被他们说动怎么办?岂不是将权柄授予旁人?

  直到此刻,承天帝又开始恨自己没有其它儿子来。

  韦昭把握时机,在恰当时候提议道:“陛下以为,清河如何?”

  承天帝从没做过类似的考虑,但韦昭的话在他心中扎根。清河是他和皇后的亲生女,且驸马早亡,清河对驸马情深至极不会再嫁,权势仍旧牢牢地握在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