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

队记为十分,其他视情况而定。

  冠军是取所有比赛总分最高的学院。

  差不多除了笔试后的两天休息时间,后面的对抗赛是连在一起进行的,没有丝毫空闲。

  莱西尔皱着眉,神情凝重道:“之前的学院杯赛也没那么时间紧迫啊。”

  帕特里已经走神了,他看不来这些细的东西,一看头就炸。

  尤里……主打一个陪伴,他的心思在该问偶像什么问题上。

  圣子有些想法,但涉及到是教廷内部的消息,还是没有多说什么,十分沉默。

  唯有穆安,他头疼地想,就休息两天,怎么帮会长的忙,要不还是直接拒绝了吧。

  等明天笔试完,就找他摊牌,穆安下定决心道。

  第40章 学院杯赛

  笔试很快开始。

  三个学院各派一人,进行抢答,穆安不出意外的作为代表应战,并且依靠系统和自身的知识储备,占据了分数的优势。

  在拜沃缇的这一年里,他在图书馆收录了大量的书籍,根据自身的需求分门别类,标记好重点,借助系统在阅读上的强大功能,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深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他知道知识是学不完的,就像耶格尔说的真理是无法穷尽的,他们能做的就是以自身为主,以需代学,选定方向,然后沿着主干蔓延发散枝干。

  所以穆安在初步确定自己要走治疗系时,不仅看了很多治疗相关的书籍,也触类旁通地拓展了许多别的知识。

  可以说,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他是不虚别人的。

  此外,穆安在知道自己可以感知别的元素时,他就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有些书籍在经过他的重新刻录总结后,可以像战斗学院的通识书一样转化成技能书。

  后期他学习魔法的进展就更快了。

  他不再追求单纯的收录,而是做起了编纂的活,把无限的书籍转化成他能学习的法术技能,在光明之力的基础上,也涉猎了其他元素的技能。

  尽管不知道这些技能什么时候会派上用场,但抱着多学点有备无患的思想,穆安还是积攒了一批有的没的技能。

  有用点的,包括水盾,炎剑,风翼,土遁,木缚等。

  没用的就杂七杂八了,不局限于火明术,水镜,引风术等。

  不像别的同学在纠结到底该学什么,精力有限。

  穆安从来只有学不到什么的烦恼。

  他对法术技能的学习有自己的想法,魔法间的组合非常有趣,譬如看起来鸡肋的法术,组合在一起使用,却会发挥出异常实用的效果。

  类似于引风术配合火球术,会提升火球燃烧的速率,加大火球术的伤害;利用水镜反射火明术,可以产生不低于光照术的亮度,眩晕对手。

  这种元素魔法间的组合搭配,奇思妙想,其乐*无穷,让穆安深深的沉醉于魔法的研究。

  况且他拥有多元素的感知体质,让他能很快地实践出搭配的结果,不用去实验室验证理论的可能性,避免了很多麻烦。

  这些实践也反馈在穆安对魔法的认知上,让他比别人更全,更深,更广。

  “他好强!这也能答得出……”

  “听说是拜沃缇的榜首,还破了拜沃缇历年的记录!”

  “本来以为今年又是科瑞提亚和普罗托斯的主场,没想到还有拜沃缇的黑马。”

  台下观赛的群众议论着。

  笔试在以前是完全没有悬念的事情,也是没有人爱看的环节,每次无非是科瑞提亚和普罗托斯轮流夺冠。

  毕竟能考上魔法学院的基本上智商都不差,这些年来魔法发展平稳繁盛,也没有很新意的东西产生,笔试的内容都换汤不换药,万变不离其宗。

  这次结局突然变得不一样了起来,聚集的观众也越来越多。

  从一开始幸灾乐祸,关注夺冠热门翻车,到后面看穆安答题正确到麻木,只想知道还有什么能难住他的。

  穆安在台上,没什么太大的感觉,只觉得自己答题很流畅,基本上主持人问的都在他的预料之中,没有超出范围的。

  笔试就和他做赛委会的押题一样顺利。

  他和备考拜沃缇时同样的做法,先从往年的笔试试题入手,然后加入评委们的喜好和研究方向,预测出可能会出的题,找到相关的书籍埋头猛学了一阵子。

  不久,就问到了最后一题。

  一个开放性的试题。

  “如果让你从所有的理论中,挑选一个你觉得最有可能变革魔法界的,你会选择哪个理论?”

  其他学院的人还在想应该从哪个理论入手的时候,穆安就已经按下了抢答键。

  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融合理论。”

  这下不仅台上和台下的人都惊了,连坐在评委席的评审员也一惊。

  融合理论是这两年被最新提出的魔法理论,提出者已经不可考。

  但是他和柯恩莱德的元素共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甚至可以说,它的提出者要更为大胆一些。

&ems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