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积草 第八回 老书记归来


  女翻译听了还是说,‘巴同志,还得具体一些’。

  我说,这就具体啦,再不会具体了。

  女翻译没办法,就一字一句地教我说,我就学着她一句一句地背。好不容易背会了一大串。第二天开会前,女翻译还考了考我。我给她背了几遍,她说还行,就这样讲吧。可我上台一看,不知哪来了那么多人,黑压一大片,‘么内’从来没见过这么多人,更没有在这么多人面前讲过话,‘么内’头一下子昏了,还没等我说话,掌声比咱们那敲锣的声都大,我都昏啦,女翻译教我的那些话,一下子全忘光了,这可怎么办?我闭着眼,用劲地想也没想起一句,这会儿,掌声一下子没了,那么大个地方一点声音也听不见,‘么内’更昏了,急得直冒汗,想来想去,我向前跨了一步,大声地说:

  “十个腾佳劳是毛主席派来的,毛主席派来的和我们就是一家人,一家人好。我们就是这样安排知识青年的,就是这样教育知识青年的。”

  说完我就下来了,掌声比我上台时还厉害。会后我见到女翻译有点不好意思,女翻译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会‘大了嘎’都夸你啦!台下的群众也夸你啦!都说你讲得好,讲得有道理,体现了贫下中牧对党对毛主席的忠诚,体现了贫下中牧对知识青年的爱护,更体现了贫下中牧的朴实无华……”

  “后面的没听懂,还有,什么没石,无花的。”

  后来我和她说,你们说错啦,我们那里没石头是真的,花可多啦!各式各样,现在还开着,很好看。”

  说到这里老书记又哈哈一笑,瞪着笑眯眯的眼睛问道:

  “怎么样,没给你们丢脸吧。”

  我们听后,跟着老书记‘哈哈,哈’地笑了起来。并笑着说:

  “没丢脸,没丢脸!您真了不起。”

  老书记重新装满了烟斗,点燃后接着说:

  “那段时间,我们差不多天天开会,我早想回来了,和他们说了好几次,他们都说不行,说还得认真学习讨论,要把各个地方的先进经验带回去,再组织群众认真学习和落实。绝不能辜负了党和毛主席对我们的要求和希望。我就没办法,只好留下来。”

  “有一天她们又告诉我,到‘大寨’参观学习。我一听要去大寨,就高兴了,那得去看看,去学习,大寨可是毛主席让我们全国农牧民学习的榜样啊,我就不想走了。去啦,回来就晚了。”

  说到这里老书记习惯性地又吸了几口烟说道:

  “这次也没白走,‘么内’,带回好事了。”

  老书记故意抬起头不往下说,让我们猜,我们猜了一会儿,也猜不出是什么好事,我们来了三个多月,好事接连不断,前些日虽说苦闷些也过去了,老书记回来就已经是大好事了,还会有什么好事呢?我们急得摇着老书记的肩膀说,猜不出,猜不出,快说吧。

  老书记得意的一个字,一个字地说:“明年给你们盖新房。”我们瞪大眼睛,用怀疑的眼光紧紧地盯着老书记,“老书记,莫不是为了我们高兴,逗着我们玩吧。”老书记看出了我们对他的怀疑。接着说:

  “是真的,上级部门给的钱,施工队也请好了,明年开春就盖,盖八间四角落地的大正房!”

  ‘四角落地’的大正房,是我们这个地区普通老百姓梦寐以求的豪宅。奶奶还常和我说,等你长大了,有出息了,给奶奶盖个‘四角落地’的大正房,奶奶好好住上几天。

  盖个‘四角落地’的大正房,住上‘四角落地’的大正房,已是我们几代人的梦想。难道这个梦想,就要在我们这一代实现,就要在大红山脚下实现了。

  我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抱着老书记的胳膊使劲地摇了几下,我憧憬着明年春天早早到来,憧憬着我们已住上了‘四角落地’的大正房。

  老书记起身磕去了烟斗里的灰,铿锵有力地说:

  “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越过越红火。”我望着踌躇满志走出蒙古包的老书记,心里默默地重复着,‘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越过越红火’。

  十一月份的草原,很冷,很冷。前几日,每当晚上睡觉,我们钻在被窝里缩成一团,一动也不动。自称,晋升为‘团长’啦。昨晚,我们没觉得冷,也没当团长,暖暖乎乎的睡个好觉。梦里好像已住在了‘四角落地’的大正房,睡在了热乎乎的大炕上。

  老书记起得还是那么早,烧牛粪的铁皮炉,被老书记点拨得通红,映得包里红彤彤的,炉盖上热气腾腾的大茶壶‘咕嘟,咕嘟’地发响,奶茶香在蒙古包飘溢。老书记盘坐在一旁,悠闲自在地抽着烟。我们很不好意思,迅速地穿好了衣服,随意洗漱一下,和老书记吃了早饭,老书记借着星光,去寻找拉车的马,出门时吩咐我们多穿点衣服,准备好积草用的工具。

  不一会工夫,老书记回来了,周贵出去帮着老书记套好车,我们一起出发了。显得很忙碌的狗狗也跟着出发了,和往日一样我将它们抱上车,老书记轻轻拍了拍它们的脑袋说:

  “好好跟着你的新主人,可不要捣乱呵。”狗狗像是听懂了,‘吱,吱’地发出了几声轻微的叫声。

  车很快到了我们打草的地方,老书记看着我们堆积的大草垛,十分高兴,夸奖了一番,他说:“ 队里统计了,全队共打草六十多万斤,超额完成了任务,你们打草十五多万斤,‘赛白脑’(蒙语,好)。这下我们三年之内不怕老天下大雪了”。

  老书记说话间露出了得意的微笑。

  “我们争取在卧羊前,将这些草全部集中起来,可不能把这些草糟蹋了。”老书记加重了语气。

  六十万斤?哇!真是不少,我们为之一惊,那几日我们天天翻晒草垛,知道收割的草不少,可没想到有六十万斤,这么多呵!我们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