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
下来的地方一起扔到养殖网里喂鱼。
涮过鱼片的鱼汤趁着热慢慢喝。鱼汤因为涮了太多鱼片,汤的味道浓缩了一整条鱼的精华,所以味道格外鲜浓。
海贝靠在一层甲板的护栏上,一边喝鱼汤,一边观察着海底的情况,思索着什么时候下海的合适。刚吃完早午饭,总要有点时间消化。
今天路过的海域绿意盎然。站在甲板上就能看到海底随水飘摇的阔叶水草。水草的样子与海带极为相似,叶面不仅宽阔,还非常长。
密密麻麻的叶子拥簇在一起,水草的根部完全遮住下面的地面,也看不出来叶片有多长,仅仅露出来的地方就有十来米。
水草上方没有看到什么大鱼,仅有手指大小的小鱼组成的彩色鱼群在叶片间嬉戏。
这么稠密的水草之地总觉得有一点危险,然而又有小鱼群在期间穿梭,貌似又没有那么危险。
长得这么好的水草总想拖点回来。然而这里没有大型海鲜的踪迹,海贝有点害怕底下的是肉食性植物。
不过可以游得高一点,只小小割走一点叶片,危险性应该会小一点。
处理出来的厨余扔到渔网里已经有一段时间,血腥气没有引来任何的捕食者。这片海域的危险性又进一步降低。
海贝从渔网里找出一条最瘦最小的大鱼,用羊角锤锤晕大鱼之后,用短刃割了个口子放回大海。
大鱼径直掉落海底,坠落的途中并没有引来什么异动。
然而等大鱼掉落到海草丛深处,大鱼附近的叶片像是被触发了什么机关一样,争先恐后地伸出叶片把大鱼包裹起来。这个时候大鱼又清醒了过来,用力地挣扎,可叶片也越缠越多。
漂流船还没漂出多远的距离,大鱼已经变成了蚕茧一样的大绿球,绿球被水草拖进根系深处再也看不见了。
看起来这些水草的捕食方式并不是通过气味寻找猎物。看大鱼遭遇的情况,这些水草更像是被触碰后才触发攻击。在大鱼掉落底部之前,这些水草并没有什么异动。
海贝猜测只要不掉落水草丛深处,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危险。
紫色地衣的库存已经不多,不管怎样都想吃点新鲜的海菜。这一次水下的危险还不足以让海贝裹足不前。
下水之后一直高高游在离海草几米远的地方。每当发现一片比其它叶子更高没有其它叶片作伴,就悬浮在其它水草够不到的地方,将这片叶子凸出来的地方迅速割走。
每一次得手之后就迅速游走,上浮把叶片运送到漂流船。若是还没能割下叶片,就有更多叶片向自己伸展过来,海贝也并不留恋,直接放弃尚未割完的叶片走人。
就这样忙碌了一整天的时间,大大小小的叶片堆满了漂流船的甲板。
傍晚时分,海水的温度开始随着日光的衰弱降低,海贝湿t漉漉地爬上漂流船的时候感受到了空气中的冷意。
今晚的劳作就此结束。
换一身干爽的衣服,再把漂流船储水箱里的水补满,给养在船舱里的鱼换上新的海水,海贝在日光的余晖里,开始了今日的晚餐。
太阳能烧烤炉里的贝壳放下去后一直还没有时间吃,如今取出来里面依旧是热的。因为贝壳都有厚厚的壳子,贝肉并没有被烤成焦炭,只烤焦了了壳,贝肉的火候过了没有预期中的鲜嫩。
贝肉中的水分完全被烤干成了肉干,口感不是太好。海贝把里面的肉都挑出来,放到小汤锅里拿来吊汤。空贝壳太小直接被扔回海里。
晚饭依旧是吃鱼,不过不再是涮鱼肉。鱼肉像早上那样处理好。不打算吃的部分剁成小块儿扔进蜂蜜罐子里。
压缩饼干磨成细粉,大块的新鲜鱼肉裹上一层粉下油锅炸。这种大鱼的鱼肉极其鲜嫩,口感清甜,炸鱼块只要在热油里滚个几圈就可以出锅。
早上剖出来的鱼籽依旧有小半吊在小汤锅熬煮。晚上这条鱼刨出来的就不再是鱼籽而是鱼白。鱼白同样裹上压缩饼干粉下锅油炸。
点亮太阳能提灯,清理干净新剖出来的鱼肚,两个大大的鼓成长气球的鱼肚挂在二楼护栏。
海贝在船舱里架起了蜂窝煤炉子,砸了一小块荔枝木炭用固体酒精引燃。果木木炭燃烧的时候散发出一种独有的清香气味。吃饭的同时也给船舱增温去湿。
海贝把最后剩下的一点鱼肉碎肉串成串,利用木炭的温度做了几串烤串。
蜂窝煤炉子一点起来,围坐在旁边的海贝就感受到了火焰带来的温度。晚饭就是炸鱼块配鱼汤。原汤化原食,别有一番风味。
鱼汤温在蜂窝煤炉子上慢慢品尝。
太阳能提灯摆在船舱的角落。漂流船二层船舱的LED灯也插上了电。
海贝如今是拥有两套太阳能充电板和移动电源的人,电量既然不再捉襟见肘,自然就要在日常生活中用起来。
海贝打算吃完饭后把太阳能工作室改造一下。如今手上有一套塑料方桌和一套PVC管子套装。太阳能工作室现有的桌子拆掉,纸板变成废纸板,空贝壳扔到床尾的渔网里。
用PVC管子和塑料方桌重新组建一个有斜坡的桌子,把旧的太阳能光板换成新的八块板子的太阳能手提包。八块板子的手提包充电速度更快,更适合出储存电量多的多功能储电箱。
移动电源里两度的储电量,以及换下来的太阳能手提包的随时补充,已经足够海贝用来做饭。
有随时可以调整位置的太阳能手提灯,夜里的工作变得便捷许多。
海贝借助胶带很快就完成了搭建工作。新的板子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