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
,姥姥撕心裂肺地哭,捶打着心口,而他却像捂在水膜里,与周遭都隔着一层,只是凭借本能地、机械地做完一切该要他做的事情。
如今他又回到了那样茫然的境地,又一次,被命运毫无预兆地抛弃。
他的失魂落魄已难遮掩。黄温意讥笑地和他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陈芮倩就是圈子里有名的玩咖,你以为她的朋友难道就会是好人?黄温意又怜悯地和他说,辜行青,算了吧,你的人生别再毁在她们那样的人手里了。
想要走捷径的人已幡然醒悟,在融不进的圈子里硬融,只会是一个笑话、一个小丑。而那个清高、自命不凡的青年却在欲-望泥沼里清醒沉沦。
作为一条被“放生”的“鱼”,他若聪明,就该头也不回地奔向大江大河。是他心有不甘,愚笨到底,心知肚明再也不会遇到一个像她那样的人,于是还想回头再看她一眼,笃信她那一句“你是特别的”,想徒劳地用破碎的尾鳍和黯淡的鳞片再度留住她的目光。
他怀着胆大而又膨胀的私心在进行采写实践时提交了军工类的专业访谈主题。
题目毫无意外地通过。他借用表姐的关系,进入了她所工作的单位。
神秘而强大的机构静卧在首都一隅。严肃、庄重,是带给他的第一印象。
他的眼睛无法错过任何一处细节,也不敢错过任何一个从他眼前走过的人。
来来往往的大人们都忙得无暇他顾,连瞧见陌生面孔都没时间多看两眼。表姐也很忙,在门口匆匆同他见了一面,将他交给专门负责宣传的同事负责就立刻离开了。
知道他是学国际新闻的,宣传科的领导待他都十分友善,态度和蔼可亲地同他讲哪些地方能记录,哪些方面不便详提。
他明白规矩,可仍忍不住四处环顾。
好在人家只当他好奇,甚至宽容地带他参观了办公楼。
工程师办公室里人人忙得头也不抬,一眼扫过去全是陌生面孔,实验室里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也正专心致志地进行实验。
领导见他驻足,透过玻璃向里看,当他是好奇,简单和他讲了讲研究员正在做的事。
他不时点头,看起来听得很认真,只有自己清楚,他看得不是仪器,也不是实验过程,而是努力通过研究员的防护面罩想要看清他们的模样。
在这样一座庄严而宏大的“堡垒”里,他能被允许参观的范围实在小的可怜。
一直到进入顶楼的会议室,他也没能看到那个想看的身影一眼。
情理之中,可失望无可避免。
连接受他访谈的对象都看出了他失落的情绪,打趣问他是不是参观完之后发现这里和想象出入得很大。
他不得不收敛好情绪,将注意力转移到工作中。
为了这场访谈,他做足了准备,因此尽管失落,仍按计划完成了访谈。
大抵因为他还只是个学生,对方待他十分耐心温和,访谈结束后,被访谈对象夸赞他胆子大、敢想敢做,以后必然会在做新闻这条路上做出一番成就。
他尴尬笑笑,深知自己私心远重于公心,担不起对方的期待。
“邹政委。”他还是没忍住在最后将要离开时,问出了最关心的事情,“可能有点突然,我想问一下,宁瑰露宁老师是在这里工作吗?”
对方神色意外,眉宇略略下沉:“你认识她?”
他察言观色,意识到可能有失言,当即找补道:“我在一次论坛会议上见过宁老师一面,也是宁老师的讲话让我有了做这个访谈题目的兴趣,所以我很感激宁老师。”
他的解释有些苍白,但以他的身份也圆的过去。
邹政委微微皱起的眉头松开了,笑着,很和蔼地说:“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关联,回头我见到小宁,一定把你的话给她带到。”
他有些不太自然地笑笑,又追问:“所以宁老师今天不在吗?”
邹政委说:“不巧啊,她最近休假了。否则知道你们还有这一层缘分,我肯定帮你把她叫来。”
“缘分”两个字从别人口中说出来,竟让他有种几乎想要流泪的冲动。
理智控制住了,他态度谦和,大大方方又四平八稳地向对方道谢——控制住他的那根理智神经就像牵着一把尖刀,刀头却不对着他,而是对着她。他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距离,深怕稍有逾越,会刺伤她,给她造成极大麻烦。
从工程院离开,宣传科的几位领导照旧将他送至门口。
他拼命想留住些什么作为他来过的纪念,与她有关的纪念。
走至快要出门时,他弯腰蹲下身,借绑鞋带,食指缠过路边草丛,那样不知足而近乎卑微地掐下一支草茎。
她说过她最喜欢的植物是狗尾草。他像一个小偷——也的确是一个小偷,从她走过的地方偷了一支草,谨小慎微地藏进袖子里。
以为这样就能证明自己来过,他们接近过,他们不是两条再也不会相遇的射线。
可命运仿佛有意捉弄他。在他灰心丧气正要离开的时候,他从一辆银灰色车的半降车窗中,陡然看见了她一闪而过的侧脸。
腿在他反应过来之间先一步转身追了过去。
她的车速很慢。
他几乎是在理智反应过来之前,迈腿追上,拦住了车。
猛地一脚刹车让车头堪堪停在了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