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

毛病。

  居委会经过商讨,只好让刘文全继续这份工作。

  程织身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为此还专门观察过刘文全的行为,最终得出一个结论。

  刘文全虽然性格古怪,不愿意和人交流,但其实很喜欢热闹。

  刘文全的修车摊子摆在公园附近,那边还是一些退休老大爷的聚集地。

  退休的老大爷闲着没事儿,总会在白天的时候拿着自己的大茶缸子,坐在那里谈天说地,一直到吃饭才会散去。

  刘文全虽然从不开口说话,也大概率听不清那些老大爷具体在说什么,但每次附近谈天说地的人多了,刘文全总会显出几分高兴来。

  居委会就是发现刘文全这个特点之后,不再强求让刘文全退休,毕竟刘文全这么孤僻的人,万一退休之后不出门,到时候死在家里,说不定都没人知道。

  程织故意加大声音同刘文全打招呼,刘文全慢吞吞地转过头,盯着程织看了一会儿,似乎才反应过来程织对自己说了什么。

  慢吞吞点头,拿着自己的拐杖慢吞吞离开。

  程织想要上去扶刘文全,但是被刘文全用拐杖制止了。

  就刘文全那样子,简直就是在跟程织说“再上前一步,我的拐杖就落在你身上。”

  程织没兴趣招惹一个性格古怪的老头子,连忙躲开了。

  只是看着刘文全慢吞吞离开,程织突然又想起了居委会的另外一项重任,有关救济户的评比。

  居委会在财务上并不算宽裕,救济户的评比也有相应条件,需要家里平均每人的生活费不超过五块钱。

  刘文全这种有工作的孤寡老头不符合救济户条件,像之前二大妈请来的用封建迷信讨生活,没有正经工作的瘸腿老太太,才符合救济户的条件。

  但是居委会辖区中有不少孤寡老头和老太太,除了这些人外,还有那些虽然家里有人在上班,但是上有老下有小,人口太多,平均下来一人不足五块的人家。

  因此每年救济户评选的时候,居委会都十分热闹。

  程织当初能被居委会的史主任选中,不仅因为程织在笔试中考了第一,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程织能打。

  居委会的工作琐碎,但除了固定时间的固定大任务之外,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调解邻里矛盾。

  但是大家都清楚,有时候吵红了眼打红了眼,根本就听不进别人的劝说。

  而这种时候,程织这种武力值高的选手就十分重要了,可以直接让双方停战,并且“心平气和”地让两方人马相互解释。

  当然因为武力值过高,程织没少被投诉,但程织不在意,史主任更不在意,毕竟程织的做法效率最高。

  程织将救济户的事情记在自己的本子上,准备一点点来,先处理知青下乡的事情。

  一直在想着工作的事情,程织一直走到办公室喝水,才注意到弹幕竟然一条接一条。

  上面讨论的重点竟然是刘文全。

  【书里有个情节,就是泄露了重要机密,查来查去最后发现和一个修车的老头有关,这个老头就是刘文全吧?】

  【书里没写具体名字,但能发现间谍的事情,确实是女主举报的,说是女主经常见到这个老头,觉得老头行为古怪。】

  【这个老头最后跳河死了,最后死之前大家才发现老头一直都是装聋,大家以为他是个聋子,所以当着老头的面,什么话都说,才给了老头可乘之机。】

  【刘文全不是什么亲戚朋友都没有吗?当间谍好像也没有好处。】

  【就是因为孤寡老人,看起来无欲无求,当间谍的几率才更大啊!】

  弹幕上的话应接不暇,程织不自觉皱起眉头,想着自己今日见到的刘文全。

  刘文全一直都没有什么存在感,就算是大院投票选举,刘文全也总是弃票的那个。

  程织代表居委会慰问的时候,去过刘文全的房间,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因为腿脚不好,刘文全很少收拾家里,基本上都是刘文全的养子回家探望的时候,才会帮刘文全好哈收拾一下。

  与此同时,程织还有想不明白的事情,刘文全当间谍似乎也不会有什么重要的消息传出去。

  毕竟附近住在的人不是机械厂就是食品厂的工人,就算是在公园门口侃大山,应该也不会是什么有用的消息。

  刘文全天天蹲在那里,得到的消息可能全都是吹牛,似乎没必要浪费这个时间。

  程织无意识间写下刘文全的名字,并且画了一个大大的圈。

  “怎么了?刘文全又不愿意上忆苦思甜会了?要不然你再让他那个养子劝一劝?”史主任走过来,发现程织在对着刘文全的名字发呆。

  养子!程织的眼睛亮起来。

  刘文全的这位养子,是在学校里当老师的,并且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来找刘文全。

  现在学校中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工农兵的推荐生,学习进度参差不齐,但学校里还有另外一批科研人员。

  如果刘文全的养子将一些科研进度通过刘文全传递出去,那么价值会大很多。

  “怎么了?”看程织突然来了精神,史主任反而有些惊讶,“如果刘文全不行,就换人。”

&ems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