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

/>   皇女府隔了几条街有一户名叫林氏的商贾家族,士农工商,商贾在权贵遍地的洛阳城就是人下人。

  即便家财万贯能够在洛阳最好的地段落户立府,也一样被人看不起。

  被看不起,就会想要去拉拢权贵。

  这个年代,权贵们兼并土地私藏人口,根本不缺钱,商人想要向上结交很难,林家扣扣搜搜,舍不得钱,也就只能和几个小世家结交,所以当听到当朝五皇女要将家中的孩子送到他们府中的私塾去念书,还要给他们送钱时,他们立刻就答应了。

  送走了裴今月,西苑里冷清了很多。

  不过没了裴今月,连书晏也不用担心自己的琴音会打搅到他学习。

  连书晏养好了手,给宋元安弹他新练的曲子,西苑曲声连绵多日。

  虽然知道陈家即将发生内乱,倒是年节过去后几天,洛阳城安安静静的,这让宋元安产生一种平和的错觉。

  洛阳城内几乎没有人知道陈清蕴曾在郊外遇刺。

  更没有人知道陈清蕴想要怎么做。

  如果是放在往常,宋元安高低得把宋澜找来,谈谈陈家的局势。

  世家大族盘根错节,一旦朝廷动荡,她多多少少会被牵连,不如掌握先机,趁机从中浑水摸鱼捞一把。

  但是现在,宋元安鬼使神差地没有透露半个字,做到了绝对守口如瓶。

  宋澜已经很多天没有来找宋元安了。

  最近宋澜在和荀莘培养感情。

  据说,订婚之后,荀莘为了不让老主君担心,特地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告诉父亲自己是真心喜欢宋澜,嫁给宋澜,是他心甘情愿。

  单是说还不够,还得让老主君信服,那么演戏给老主君看肯定是必要的。

  老主君让宋澜多带荀莘出去走走,他平时忙着习武和当差,连女人都没有怎么接触过。

  于是荀莘就经常和宋澜外出,成双成对。

  和宋澜朝夕相处,还要假装恩爱,对于荀莘来说,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但是宋澜恰恰与他相反。年底休沐,宋澜乐得清闲,她最爱的就是带着荀莘去拜访别的世家,谈合作,似乎要将“荀氏和我联姻”写在脸上一样。尤其是曾经嘲笑过她身世、拒绝过她的那些家族,她尤其喜欢去。

  然后看着世家家主们朝她点头哈腰,最后荀莘看不下去了,外出的时间地点要由荀莘自己定。

  于是,荀莘还要亲自规划和宋澜外出幽会的时间、地点和活动,更加痛苦。

  新年后,宫中传来女帝病情。

  宋寒山病了。

  也不知道她是不是装的,连上朝也不去了。

  毕竟这头女儿拉帮结派,那边陈家氛围诡异,两边都对她有所防备,她身为国君管不了,也不敢管,最体面的方式的就是对外事充耳不闻,等混乱过了再冒头。

  宋澜告诉宋元安,在宋元安禁足的时候,荀恬曾经想办法逃出地宫,她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荀恬杀了,尸体烧成灰撒到郊外。

  ……

  很快元夕到了。

  从除夕到十五,洛阳城内不再宵禁,元夕还有花灯会,男男女女相携出门看花灯。

  宋澜和荀莘会去看灯会。

  宋元安也打算带着连书晏和裴今月出去走走。

  裴今月还好,现在每天都会去林家的私塾学习,但连书晏出门的次数真的是屈指可数。

  宋元安要趁着元宵带他出去看看。

  一大早,各式各样的灯笼早早挂在市集上,等到黄昏,齐齐点燃灯芯,太阳沉下去后,洛阳城大街小巷依然亮如白昼。

  集市上热闹极了,仿佛洛阳城里的人一夕之间全部都涌到了街上,熙熙攘攘,几乎人贴着人,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街边小摊叫卖着洛阳小吃、糊糖人、灯笼饰品的,长街上一眼望不到尽头。

  宋元安本来带了慕白他们一起出来,但是因为人太多了,公主府的人很快就被冲散,只有几个侍卫跟在宋元安身边。

  宋元安融入了人流之中,

  她今天没有刻意打扮,人太多也不热,大氅早就脱下给侍女。衣衫朴素,看起来不像个贵族,跟平民百姓没什么区别。

  倒是连书晏,因为出色的样貌,总是惹得路人频频回顾。

  元宵灯会,走在街上的,大多都是成双成对的男女。

  裴今月是个很识相的小孩。虽然一直跟在连书晏身侧,但一直在东张西望,直到在人群中发现了走散的徐有思,立刻就冲了过去,留下宋元安和连书晏两人。

  平时两人在府中独处,从来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妥的,这种人多的环境下,竟然变得有些局促起来。

  宋元安看着四周牵着手的伴侣,凝视着连书晏的衣摆,平时他们经常牵手。

  但此时此刻,宋元安却似乎胆怯着,不敢握上那只手。

  连书晏察觉她微妙表情变化,很自然地牵住了她……

  “殿下的手好冷,没有带手炉,我给殿下捂着吧。”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