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痕

夜,院子里的灯已经熄灭,月色皎洁,宾利停靠在宽阔的停车院,中间的位置仍旧空着。

  姜伊收回目光,爬上床倒头就睡。

  她睡眠一向极好,沾床就能睡着。

  老公不回家,她心情美妙,就睡得更好了。

  她也极少做梦,都是一觉到天亮。

  但神经彻底放松下来,身体微微陷进柔软的床榻,她竟然做了梦,梦里回到了很多年前。

  法国的冬季,有一种刺骨的浪漫,就像十九岁时的姜伊在巴黎街头重逢霍斯舟时,脑海中浮现的唯一想法。

  冷冽而沉稳,成熟英俊。

  和雪景相得益彰的适合,霍斯舟穿着黑色大衣,雪花肆意,他像是从上世纪的油画里走出来的人物。

  霍斯舟在法国出差的那三个多月,姜伊占去了他几乎百分之八十的时间。

  霍斯舟比她大五岁,姜伊也就小时候中规中矩地叫过哥哥。

  高中青春期时她对所有的长辈都保持戒备和疏离,连带着有代沟的霍斯舟也懒得多理。

  崩溃到极点的那一刻,姜伊把他的后背抓得不堪入目,还要打起精神直呼其名地骂他:“霍斯舟!未来一周你都不许上我的床!!”

  这时,霍斯舟会去吻她,像绅士般温和地说:“抱歉。”

  然后顶得更用力。

  恍惚间,梦境里的湿润、温热的吻从唇蔓延而下……

  意识混沌后,环境变幻。

  落地窗前,深夜的滨城霓虹刺眼。

  她被人用力地扣在怀里,床榻陷落。

  身后,男人好像低声说了什么。

  她没听清,也很难在被折腾得力竭的状态里去分辨他的句子。

  “姜伊。”男人的声音冷下来。

  她回头,霍斯舟冷硬的面庞没多余的神情。

  他眸光掠过她的指间,而后缓缓抬眸,对上她不解的目光。

  “你的婚戒呢?”

  **

  姜伊一惊,蓦地睁开眼。

  卧室漆黑无光,些微来自窗外白噪音,让她的心落到实处。

  拉开一旁的床头灯。

  低档的光线朦胧,姜伊瞥了眼身旁的位置,没人。

  转过身子,她垂眸,盯着那枚戒指。

  办完婚礼的当晚,新婚丈夫飞去英国出差,姜伊就没再戴过这枚代表着形式主义的婚戒。

  直到一个月前,霍斯舟回国,亲手将它戴回她的指间。

  记得婚礼结束过后,松和湾的佣人上前恭敬地拉开车门,对着姜伊喊了声太太。

  对这个称呼还不太适应的姜伊下了车,才发现霍斯舟仍旧坐在车中,并没有和她一起下来的意思。

  而后霍斯舟偏过头来,对她说:“我晚上的航班,就不进去了。常叔已经安排好一切,有什么事尽管和他说。”

  他一向寡言,交代简洁,足够妥善,也足够疏离。

  没有一丝新婚夫妻的浓情蜜意和恋恋不舍。

  姜伊只来得及“哦”了一声,车子便疾驰而去,消失在视野中。

  婚礼过后,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并不常见面。

  这一个月来最多的交流是在夜晚,在床上,但两人能碰上的频率并不高,偶尔她采风不回家,偶尔他工作繁忙不回家。

  像今晚这样。

  但这个梦是什么意思?

  回不来梦里也要缠着她的意思吗?

  要不要这么惊悚!

  一股无名火萦绕在心头,姜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了。

  最后干脆爬起来打开手机,找到关于霍斯舟的所有联系方式,全部加入黑名单,一气呵成。

  像是完成了某种辟邪仪式,她长舒一口气,一头砸进枕头里——睡着了。

  翌日,姜伊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下楼吃完了早餐才出门。

  下午她约了个期待已久的艺术展,趁着工作结束去看看。

  看展中途,她接到一个电话。

  来电人是申为,霍斯舟的总助。

  霍斯舟的行程,偶尔会让申为和她说,

  还没来得及按下绿键,电话便挂断了。

  她没拨回去。

  如果是霍斯舟有急事,他肯定还会让申为再打。

  再回到松和湾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

  汤圆不在门口,扫视了一圈也没瞧见,大概又躲到哪个角落打呼去了。

  实木地板被细高跟踩出沉闷的声响,顺着旋转楼梯上了二楼,经过书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