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

一模一样。”

  都说子肖父,没想到胆小这上面能如此相似!

  九阿哥还是有点良心,没再上门吓唬康亲王,只派人送了温和的药材过去算是慰问了一番。

  他原本想着康亲王起了头,后边就要顺利得多,却没想到会这么顺利!

  也不知道其他大臣从哪里得来的消息,都以为皇帝要清算他们了,吓得一个个慌慌张张来还钱。

  有的家里子孙多,借的钱花得差不多了,俸禄又不高,家里确实揭不开锅,不能一次性还钱的,也就给上一部分。

  有的还变卖了祖产来还钱,那叫一个十足的诚意。

  户部尚书脸上的笑容就没下来过,跟他平日面无表情的样子截然不同,都要笑开花了。

  于是户部人手严重不足,每天要接待这些来还钱的大臣,要点算送来的银钱,还要清点入库记账。

  户部尚书就把九阿哥抓住了,让他从早到晚帮忙。

  原本户部尚书只想让九阿哥当个门面,帮着招呼一下大臣。

  说是招呼,九阿哥在上首一坐,等着大臣来行礼来说好话,然后还钱,旁边自是有小吏帮忙记录和接收。

  九阿哥坐得百无聊赖,都要瞌睡了,听着小吏在旁边唱名唱数字,旁边的人开始打算盘核实数目。

  他听着就入神不瞌睡了,没一会儿等小吏唱完数字后,九阿哥忽然开口报了个数目。

  打算盘的人愣住了,低头看着算盘上的数目,居然跟九阿哥说的一模一样。

  那么多数字,九阿哥居然能不靠算盘,光靠听着心算就都算出来吗?

  不止算得快,还算得十分准确。

  户部尚书一听,九阿哥竟然是这等人才。

  那还等什么,九阿哥必然抓来当壮丁用了!

  原本需要一人算好后,另外一人来核实,但是如今人手不够,只能一人算好后再算一遍。

  如今多了个九阿哥,那就方便多了。

  这边小吏唱数,一人用算盘来算账,九阿哥听着来算。

  两人同时报出数字,一样的话就能继续,不必再三核实了。

  偶尔打算盘的人跟九阿哥报的数字不同,才需要重新核实,但每次都是九阿哥更准备,打算盘的人算错了。

  索性后边暂时不核实了,先把账本记上,回头有什么问题再重新算。

  不过一路算下来,九阿哥就是个无情的人形计算器,不管报多少数字,每次都准确。

  户部不少人都忍不住来围观,听着一连串的数字都头疼,九阿哥却轻轻松松报最后的数目,还跟打算盘的一样,众人不由叹为观止。

  原本需要反复核算,得好几天才能完成。

  因为多了一个九阿哥,户部愣是当天就算完了。

  户部尚书喜得不行,第二天早朝的时候还跟皇帝拼命夸了九阿哥好几句,让皇帝和其他大臣都不由侧目。

  毕竟户部尚书这铁公鸡,不说铜板都想掰开一半来花,平日能不多说一句是绝不会说,免得浪费力气。

  这会儿他早朝居然开始夸起九阿哥来,皇帝总感觉有点奇怪。

  后来得知九阿哥的算数好,心算更是厉害,硬生生把户部三天的活计一天完成了。

  也难怪户部尚书那么高兴,毕竟还钱的人络绎不绝,一天没算完,第二天又有新的银钱进账。

  那是痛并快乐着,当天没算完,第二天也没算完,那活计岂不是一天天的没完没了?

  如今有了九阿哥,当天就完成了,不耽误第二天继续接待还钱的人,户部尚书能不高兴吗?

  高兴得他这铁公鸡的性子都开始夸人了,都快把九阿哥夸出花来!

  皇帝刚开始听着有点疑惑,后来有点高兴,接着就有点尴尬了。

  户部尚书这夸个没完,早朝就没别的事了吗?

  幸好户部尚书还有点眼力劲,见皇帝有点不耐烦了,立刻禀报了国库的入账,还把新出炉的账本奉上。

  皇帝看着账本上最后统计的数字相当满意,这才是一天换回来的银钱,已经足足有二十万两了。

  再多来几天,百万两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办事你办得不错,朕很欣慰,众位臣子看来过得不错,手头不如之前紧了。”

  借过钱的大臣在底下面露苦涩,不是他们手头不紧,紧也得装不紧,赶紧还上。

  有的人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变卖了不少,一时有些后悔之前挥霍得厉害,如今捉襟见肘,这么一笔钱都拿不出来。

  不过也有人心里埋怨康亲王服软得太快了,要不是他作为亲王领头还钱,其他人也能继续观望,不必那么快就得还上。

  要宽限一段时间,他们就不用压价来变卖家里的东西,还能多得一些。

  康亲王自然不知道仇恨都拉到自己身上来了,正躺在榻上养病,憔悴得不行。

  他听着管家在榻前禀报的话,皱眉道:“其他人见我还了,也都跟着陆续给户部还上了?”

  管家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