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回京吗?



  在始皇的心目中,修建长城才是头等大事,民众的小苦处自然不在话下。而扶苏所谓的仁慈宽悯,反而让他感到厌烦。

  一次次被无视、一次次遭受冷淡相待的经历令扶苏更为悲伤忧心。

  他无法容忍人们如同牲畜一般被任意舍弃。

  看到无数劳作者昼夜不停辛劳,很多人病魔缠身,每日皆有数百人身倒街头,死后也无人照料。

  这样的场景愈发加剧了他心头忧虑。

  当长城建成之日,这无数劳工中的大多数恐怕只能长眠于此。

  感叹过后,他身边的随从便附和起来:“能有公子关心人民疾苦实在是百姓的福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是个打扮得体,衣冠整洁的中年人。

  这些都是公子扶苏随身携带的博士与儒生。

  扶苏自幼钟情于儒家学说,他的门客中大多数是儒家 。

  即便是现在来到边关,他也时常带着儒生供咨询。

  儒学之士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当前的大秦,是以法治国,法家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始皇帝对改变这种情况没有任何想法。

  但对于扶苏而言则是不同的。

  他是皇家长子,极有可能继任大统。

  儒生因此聚集在公子扶苏周围,希望能逐渐影响他,并寄望有朝一日儒家学问能够广为传扬……

  此时听到儒生们的奉承之言,扶苏不禁苦笑了一下。

  "这只是小事,如果我能决定免役,则才是真正的好事。"

  正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了一阵惊叹声。

  原来又有人因疲惫过度而昏迷在路边。

  这已经记不清是多少次有人当天在此处晕倒了。

  然而监管工地的大秦将士并无同情之意,只是叫人将倒地的劳力抬至旁边并泼以凉水。

  如果人还能醒来就让他们回去接着工作,

  若醒不过来,那么也只能当场等死。

  扶苏实在难以接受此情此景,毅然上前呵责道:

  "人命如斯脆弱,怎能如此对待!"

  "立即派遣医疗人员来进行治疗,并令其余的劳工停止劳作,休养三个时辰!"

  监管工地的官员忙说:“公子请谨慎考虑!才前天我们就允许过劳工短暂的休憩,使得工程进展严重放缓。如若再耽搁下去,势必造成更坏的影响……”

  公子眉头紧锁起来。

  一边是大秦国法,而另一边却是因过度劳累倒在道边需要救治的人,不立刻施救必然会有丧命的风险。

  就在扶苏还在犹豫之际,远处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只见一人骑着快马飞奔而来,瞬间出现在扶苏眼前,马蹄踏过的灰尘四处飞散。

  "启禀!"

  "陛下诏书下达,召见公子速回咸阳!不得有片刻延误!"

  听见这信息之后,

  扶苏的心里猛地一颤,

  回京吗?

  他已经在边境地区待了很多年,这次是首次听闻始皇帝召唤他的消息!

  第一时间他感受到了喜悦的心情。

  作为帝国的一位贵公子,他不愿意长久驻守在边关被始皇帝忽视。

  如若可以回到咸阳当然是最好的安排。

  考虑到这儿,扶苏脑中闪过一个想法,

  指着晕倒在地的人们,大声宣布。

  "传达我的指令,全部劳工停止目前活动!并且,必须由医员照看并照顾昏迷不醒的人员,务必尽心竭力!"

  旁边的官兵神色巨变,似乎想开口说话但立即又被扶苏拦住。

  "多说无益!我是负责监管工作的,为何无法下令让这些劳工歇息?"

  官兵辩驳,“虽是贵为监军属实,可一旦影响到施工进度,当如何向蒙将军交代?……”

  可是公子却坚定道:"那是我发出的指示,如果蒙恬对此有异议,那就让来找我说吧。!"

  当从遥远的国都送来天命之时,抚育内心充满信心与勇气。

  之前那些不敢贸然下达的指示,现在果断地发布出来了。

  “这也算是我离开之前的一份小小心意吧。”

  扶苏心中感到很满足,一旁的 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他几次想开口说话,却一个字都说不出。

  最终,他只好无奈地下令,安排民夫在原地进行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