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这个简单

  两个月的时间,琉球南部归于王成掌控。王成如一个领主般,带着亲兵巡视台湾城周边一带。大多岛屿都是中部高,越到海岸线地势越低。

  现在的琉球还很是荒芜,除了沿海地带的一些开发,深入内陆就是人迹罕至的森林。王成也放弃了,深入内部的想法。

  毕竟这个时候的原始森林,还是极为恐怖的,就是蛇虫鼠蚁,也会带来致命的伤害。还有更多人力难以抗拒的灾害,深入难免造成无谓的伤亡。

  在回台湾城期间,王成也一直思索。继续北上控制整个琉球,还是稳固南部的发展。王成也是犹豫不定,便询问同来的卢生。

  琉球中部有荷国人称呼的大肚王朝。说是王朝,也只是几十个村寨的联盟。大肚王朝也不和外界交流,这些土着民说不清来由,更说不清是大陆过来的,还是从吕宋、勃泥等地逃难过来的。

  所谓的大肚王朝,覆灭容易管理难。不如任由其发展,假以时日慢慢渗透,定会同化这些土着民。毕竟在台湾城一带的土着民,也是如此。

  至于琉球北部的西国,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要是强攻西国,恐怕适得其反。毕竟狗急了也会跳墙,要是和荷国联合起来,那就得不偿失了。

  琉球南部,虽说荷国先前有些开发,还是远远不足。新附的一万余户土着民,就是一个旅的兵力,也难以支撑。

  与其到处树敌,不如稳定发展,等到时机成熟,再做其他打算。

  听卢生的分析,王成也打消了继续北上,统一琉球的想法。随即又向卢生问道:“麒麟师和青龙师,那个驻扎琉球最好。”

  卢生思索片刻道:“琉球海战居多,青龙师驻扎合适。”

  “正合我意。”……

  王成回到台湾城,已是崇祯十三年六月中旬。

  到了行政大厅,王成又找来一众人,商量台湾城驻军事宜。

  一众人也知道王成的脾性,这种事情只有等王成的命令,他们也只是说些意见。

  众人都认为青龙师合适,王成也直接宣布的军事调动

  虎子带着麒麟师一旅,回琼州驻防。麒麟师二旅暂驻台湾城,协助何斌施行民政。毕竟台湾城新附,还需要绝对的武力

  青龙一师,直接驻扎在琉球。青龙师的任务,极其繁重。要监视其他势力的动向,还要预防荷国军队的报复。顺便接收沿海而来的明人。

  待王成说完军事命令,何斌又请示几千俘虏如何处置。

  “哈哈……”

  听何斌这么说,一众人哄笑起来,何斌莫名其妙。

  按琼州惯例。俘虏要服劳逸,按着罪责大小,决定劳逸长短。既然是洋人就罪加一等,直到等到有人赎他们为止。

  明白这层意思,何斌略显尴尬,看来以后要多问才是。为了转移话题,何斌又道:“李家、颜家,想拜见大帅!”

  看到王成疑惑,何斌又说起两家的来由。

  两家都是大海商,势力曾经遍布东南亚。在最辉煌的时候,曾策划过倭国的政变。只是以失败告终,遭到倭国幕府的驱逐。也间接的让倭国,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李家之前的家主是李旦,郑一官也曾是其义子。势力最大时,周旋在西方诸国不落下风,生意遍布整个东南亚,是华侨商人的领袖。

  在李旦死后,其子李国助,被郑一官排挤。迫于无奈远走他国,现在在吕宋、勃泥等国,做着海外贸易。

  与李家相比颜家丝毫不逊。颜思齐最先看中琉球,认为琉球的位置极其重要。颜思齐也是实干家,大量迁移明人,被人尊称开台王。只是英年早逝,死后郑一官接任盟主之位。

  颜正开继其父遗志,仍然开垦琉球。只是荷国的到来,严重压缩了生存空间,现在已经迁移到琉球中部生存。

  如果这两家没有没落,或许就没有后来的郑家。听何斌讲完,王成在后世也听说过。对于两家的后人,王成也极为好奇,便让何斌找来两家当代家主。

  少时,何斌便带来两男一女,到了行政厅。

  三人看到主座上的王成,主动向王成行礼。

  年岁稍大的男子,是李家家主李国助。虽看的清瘦,言行间极为干练。

  颜正开颇为壮实,举止间也颇为豪气。颜正开旁边站的女子,名叫颜如玉,是其妹妹。

  颜如玉年芳十八,少了明人女子的娇弱,多了些好奇。身上的气质和安然相似,又多了些明人女子的气质,看起来也有别样的美。

  一番交谈下来,王成也清楚几人的来意。

  李国助海商,想得到王成的认可。说白了,就是打着琼州的旗号,在做海外生意。王成的势力范围内商品,李国助有优先购买权。在获利后,额外给王成一成的利润。

  这不就是卖牌子么。在后世一些品牌打出名气之后,就不再生产商品,而是寻找一些代工厂。代工厂只是赚取工费,大头都被品牌方拿去。

  李国助给出的利益,王成算是白捡。但王成以后的贸易,总会做到海外,这一成利润就有点鸡肋了。王成反而开出了,李国助无法拒绝的诱惑。

  任命李国助为振华商会副会长,负责从事海外贸易。李国助和马云腾一样,只提取利润的一成。

  听王成这么说,李国助心电急转,没多久就直接同意了。

  就是商会副会长的头衔,李国助也不会拒绝。虽说只要利润的一成,明面上少了许多。只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