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皆有美好的未来

  他们只听说过童试、乡试、会试以及殿试,可没听说过什么面试。

  “殿下,面试是什么试?要和面吗?”

  立马就有人面露疑惑,发出灵魂拷问。

  李恪:“……”

  他只能耐心给大家解释了一遍,这才领着排在第一位的匠人离开。

  “哎呀,俺嘴笨,等会说错话了可怎么办哟。”

  “可不,我这心跳都砰砰的,比那啥的时候还快。”

  “……”

  李恪提出面试的要求,属实让这个时代的匠人体验了一把等待面试的压迫感。

  经过一番面试,他最终从这几十人中选出了一支7人小队。

  不得不说,李恪的运气还真算不错,遇到个顶尖大师。

  其中一人名曰‘孙鹏’,是从巩县窑中出来的,因得罪权贵不得已才背井离乡。

  说起巩县窑大家可能不熟悉,但说起它的特色产品,那肯定都耳熟能详。

  没错,后世鼎鼎大名的‘唐三彩’便是出自巩县窑。

  除了唐三彩,它还出产白瓷、黑瓷、纹胎以及茶叶未釉等瓷器,一度被誉为唐代六大名窑之一。

  “三金,在蜀王庄内挑个地方,把他们安顿好。”

  城外李恪有属于自己的庄子,以及李世民赏赐给他的万余亩土地,是之前蜂窝煤救人无数的赏赐。

  在庄子中安置这些人,自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另外,按照这个要求,找专业的工匠把锅炉给建起来。”

  同时,又将手中的玻璃制作工艺中锅炉构造相关要求递了过去。

  “殿下,下月中旬就是长孙皇后殿下的寿辰,我们是否提前准备?”

  接过图纸,三金看着手中的本子提醒道。

  一些重要事件,他都记录在这个本子上,生怕忘记。

  而长孙皇后寿辰这么重要的事儿,他自然不敢怠慢。

  “哦?”闻言,李恪眼前一亮,嗅到了商机。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感情向来很好,皇子公主们也自然很重视。

  而每年的送礼环节也并非那么简单,其实还有相互攀比的趋势。

  “三金,锅炉和玻璃的制作,必须加快进度,务必要在皇后寿辰之前制作成功。”

  营销的重要性,自是不必多说,后世一场成功的营销能诞生许多大爆款。

  而长孙皇后的寿辰,到时候不论是宗室子弟,还是各大臣们都会进宫祝贺。

  李恪的目标,是那些大臣的家眷,毕竟哪个女人能拒绝玻璃镜子呢?

  这不就是后世营销手段中的典型的‘红人营销’吗?

  在大唐,论红人难道还有谁比长孙皇后更‘红’?

  “殿下,保证完成任务!”收起小本本,三金拍着胸脯保证道。

  ……

  齐国公府。

  “砰!”桌子被拍得震天响。

  长孙无忌从未感觉如此羞耻过,犁地就犁地吧,还被一群人看见了。

  关键是,房玄龄和魏征两人眉来眼去的,让他心里更窝火。

  “竖子!安敢如此辱我!”

  自李世民登基为帝以后,他就被封为齐国公,受万民敬仰。

  多年来,他何曾受过这么大的侮辱?

  作为一个老阴…不,老谋深算…不,是睿智!

  作为一个睿智的人,却不想在李恪身上屡屡吃瘪,更是让他难以接受。

  拳头攥得咔咔作响,浑身微微颤抖,可想而知他有多生气了。

  “阿耶,李恪分明是没把您放在眼里啊,好歹您还是他舅舅,怎么能让您去犁地呢?”

  自被禁足后,长孙冲一直记恨在心,这会儿怎能不一下拱火。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见气氛尴尬,长孙冲开口说道:“阿耶,最近孩儿手下的人探查到一个古怪的现象。”

  “有话说,有屁放。”长孙无忌眼眸微抬。

  “就是李恪这几天找了瓷窑的师傅,在城外的蜀王庄进进出出,据说是做什么锅炉。”

  “另外,他还差人从渭河边上运了不少沙子进去,也不知道想干嘛。”

  虽然他被禁足,但底下那群人却并未消停,依旧盯着李恪。

  “你是说李恪想染指瓷器?”长孙无忌沉声道,“可烧制瓷器也用不到沙子吧?”

  常识上,烧制瓷器需要上好的粘土,黏土越细腻,制作出来的瓷胚越轻薄,成品瓷器才越昂贵。

  “那就不清楚了,我现在不能出府,无法探查到具体消息。”

  这会儿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