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无势之时,借势造势

  李恪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仁贵啊,你觉得长安城如何?”

  薛仁贵想都没想,便是回答道:“殿下,长安城作为大唐的都城,自然是极好的。”

  “好在哪儿呢?”李恪追问。

  薛仁贵沉吟片刻,这才开口回答:“不但建筑规模宏大,而且经济空前繁荣,更有万邦来潮的盛况。”

  至少在他看来,这长安城在大唐就是最好的城池,没有之一。

  然而,李恪却摇了摇头,“你说的这些都没错,但这长安城对本王来说可不是什么好地方。”

  “此话怎讲?”薛仁贵有些不明白。

  “难道你没发现吗?蜀王府的产业在长安城处处受制,稍微有点发展就会有人在朝堂上弹劾?”

  “这段时间本王束手束脚的,根本没法全力施展开来。”

  闻言,薛仁贵陷入了沉思。

  实际上,他也隐隐有过思考,只不过没有深入罢了。

  可经过殿下稍微一点拨,一下也想明白了不少。

  可不是么!

  整个大唐的经济方面,现在几乎都被五姓七望渗透得极深。

  不论从哪一方面动手,必然会触碰到各大门阀的利益。

  但凡触犯到门阀的利益,他们怎么可能什么都不做?

  必定会千方百计想要破坏你的产业,甚至动点见不得人的手段。

  “殿下,您太难了…”薛仁贵后知后觉道。

  李恪微微颔首,拍了拍他的肩膀,总算开窍了。

  “所以啊,本王巴不得早点出藩,奈何父皇不允。”

  “虽然父皇不同意,可本王也不能坐以待毙啊。”

  “有句老话说得好:无势之时,借势造势。”

  “因此,本王最近就是在借门阀之势,准备来个金蝉脱壳!”李恪一本正经地说着。

  “只要本王出了这长安城,那届时就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他目前就是使劲儿折腾,就不信那些世家能一直忍下去。

  若是时机成熟,他们肯定会借机弹劾自己。

  届时,就算李世民再不情愿,也不得不让自己提前出藩。

  到时候出了长安城去往封地,那简直太哇塞了!

  他有种直觉,离那一天不远了。

  薛仁贵嘴角狂抽,差点就没绷住。

  殿下哎…那您有没有想过,若是他们在半路上对您下杀手,您该如何应对?

  “本王知道你在想啥,无非就是怕本王无法活着到达封地…”

  “所以啊,本王没有要了卢氏的卢旺达的命,也勒索了王氏的王大海,放过过了崔氏的崔闵,还怼了陇西李氏的李安。”

  “那些门阀能发展至此,他们当中的聪明人肯定能看出来本王故意放水。”

  “但是吧,他们也绝对不会让本王继续留在长安作威作福,肯定会想办法尽早把本王赶出长安城。”

  李恪的话让薛仁贵恍然大悟,也暗自佩服起来。

  原来,殿下早已计划好了一切。

  既然如此,他便不再担心了,只需一心一意辅佐殿下即可。

  ……

  实际上,李恪所料并不差。

  与此同时。

  长安城某一不起眼的府邸中。

  五姓七望之人齐聚于此,而长孙无忌作为李恪的老对头,自然也没有错过这般场面。

  所有人跟前都放着名贵的茶叶,就连皇宫都没这般奢侈。

  大家各自喝茶,气氛有些沉闷。

  直到一人率先开口,打破了这份沉默。

  “诸位,今天把大家召集于此,是想商量一下蜀王的事情。”开口的是清河崔氏的老爷子。

  在场的属他年纪最大,实乃德高望重之辈。

  别看长孙无忌在朝堂上地位很高,但涉及到商业之利,依旧无法与五姓七望的这些老不死的相媲美。

  “近日,想必在座的各家生意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冲击吧?”

  此话一出,仿佛打开了话匣子,立马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鸣。

  谈起这个话题,最激动的莫过于荥阳郑氏的负责人了。

  “没错,之前的郑御史就是栽在蜀王手上的。”

  “郑御史不过是贪墨了些钱财,杀了一些贱民罢了,何至于此啊!”

  “蜀王却因为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害的郑御史满门被灭。”

  “不看僧面看佛面,这是压根没把我们郑氏放在眼里啊!”

  郑氏负责人拳头攥紧,犹如一头被惹怒了的狼。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