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总部支援技术人才和专家!

  怕不是第2天就出现在师部喂马背大锅了!

  当即好说歹说,总算是将这位老汉儿给劝了回去。

  过程中,又有不少不满足条件的百姓想要参军,都被负责征兵的战士们给劝了回去。

  虽说已经重申过许多次征兵要求了,但参军热情高涨的百姓们可不管这些,只想着跟着399师打鬼子!

  399师来晋西北建立根据地之前,时不时便有鬼子下乡扫荡。

  抢夺百姓们辛辛苦苦种的粮食,养的鸡鸭猪羊等。

  这还算好的!

  要是被鬼子看见哪家有闺女媳妇,那才叫真正的大难临头。

  上去就是糟蹋,稍有反抗便是屠村。

  可以说,根据地百姓们之前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没有一天不盼着有人能够赶走这些该死的鬼子!

  而在399师开辟根据地之后,时不时下乡扫荡的鬼子没有了。

  甚至各个路口关卡的鬼子据点也没有了。

  反倒是能时不时听到8路军又打了大胜仗,消灭了多少鬼子的消息。

  再加上8路军对根据地的老百姓不仅秋毫无犯,还时不时从缴获的物资里分出一些,给家中困难的百姓们渡过难关。

  平时训练之余,也会帮老乡们砍柴挑水什么的。

  种种一切下来,使得根据地老百姓们对于399师,对于8路军的拥军热情极其高涨。

  哪怕明知道自己不符合条件,依旧想要尝试一番,说不定就蒙混过关了呢?

  不过萧墨云特别叮嘱过注意新兵的甄别,虽然是为了防止间谍和特务混入纯洁革命队伍。

  但也使这些不符合条件,想要蒙混过关参军打鬼子的普通百姓们被筛选了出来。

  “大爷,这几个是您的子侄后辈吧?

  不错!

  虽然看起来一身书生气,但咱们8路军就是需要有文化的战士!

  来,带着咱孩子登记一下,再回答几个问题就可以了!”

  送走年过60还想参军打鬼子的老汉,征兵处前又来了一位老者,蓄着花白胡须,看起来颇有种儒雅气质。

  而在他身后,跟着好几个气质和寻常农民截然不同,有些书卷气的年轻人。

  让负责征收新兵的连长眼前一亮。

  应师长萧墨云的要求以及8路军内部的优良传统,399师一直都在提升战士的素质,包括知识文化水平。

  战士们在完成日常的军事训练之后,往往还要来到部队里组织的夜校上学识字。

  不求学富五车,至少要认得一些常见字,能够看得懂命令,会写自己名字。

  在晋升时,往往还有对应的文化要求,如果文化不达标便不予以通过。

  就连399师内出了名不爱学习的大老粗李云龙李团长,都被强压着学会了100多个字。

  更别提其他指战员和普通战士了。

  入伍前就有文化的新兵,最受各级指战员们喜欢了。

  不但不用花时间进行扫盲教育,甚至可以让他们兼任夜校的老师。

  可以说是妥妥的高素质兵源!

  “这位同志你误会了,这些是我的学生。

  我们是从西南那边过来的,想要为建设8路军根据地,抗击日寇,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领头的长衫老者见新兵连长误会后,不由开口解释道。

  新兵连长听到是西南那边过来的老师和学生,当即肃然起敬,同时心中暗道幸运。

  立功了!

  前几天他便听说有一个负责征兵的连长,因为发现几个教授并把他们护送回了根据地。

  据说是什么物理、化学专家。

  师里直接给了个一等功,还奖励了一把鬼子的大佐刀。

  要知道,有些团长都没有大佐刀作为战利品!

  当即热情的接待了这位教授以及他的学生们,并将征兵工作交由副连长负责。

  随后亲自带领一个排的战士们将其护送到了团部,在团部住了一两天。

  与此同时,情报网对他们展开了暗中调查。

  确认过背景没问题,的确是西南那边的高级人才和知识分子后,才接着朝着上级旅部乃至师部反应汇报。

  类似的情形,还在399师设立的其他征兵处上演着。

  随着399师面对鬼子取得了一场又一场胜利,种花家不少学者以及知识分子,都将399师视作是希望的火炬。

  纷纷从各处赶来晋省大地,想要为399师以及晋蒙军区的发展壮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也使得399师在各方面的人才队伍都得到了极大的壮大。

  虽然现在工业基础薄弱,军工厂业规模也很小的根据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