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丫的,太刺激了

  收起思绪,董元继续往下看。

  一排十分怪异的长到伸出窗外的枪管入画。

  无人驾驶的群马依旧,十马奔腾,车里人的歌声接管了背景音乐中的送别。

  衣着华丽的三人,围在一个逆天巨大的铜火锅前,摇晃着红酒杯,尊臣像染着鲜血的引行高歌。

  当歌声响起,董元不免在心中也跟着唱了起来。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西阳山外山。】

  董元:“???”

  故意的?

  《送别》之中,李叔同填的词分明是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可是这里,竟然被唱成了【夕阳山外山】。

  原词中的,今宵别梦寒,表达的应该是萧瑟愁肠。

  可是看着荧幕上表情夸张的三人,董元明白了,故意的。

  这一定是导演刻意安排的。

  马邦德、汤师爷和夫人三人故意唱作,偷换成为了展现几人此刻不可一世快乐心情的夕阳山外山。

  如此一来,这首原本带着强烈离别之痛和秋殇的《送别》,不光被隐去了第一句中【晚风拂柳笛声残】的悲凉,还让最后的【夕阳山外山】成为了几人歌唱的窗外美景。

  可是,这样改,有什么含义呢?

  董元眉头紧皱,一时之间没有想明白。

  电影开场不过半分钟,董元便在心中留下了两个疑惑。

  继续看。

  唱完歌之后,汤师爷立即像土匪一般的咬紧了筷子,夸张的拍手,拍马屁的大喊了三声:“好好好!”

  马德邦问:“汤师爷,是好吃还是好听?”

  “听也好,听也好,都好,都好。”汤师爷回答。

  马邦德听了汤师爷的马屁,喜上没梢的像每位既得利益的成功人士一般,开始大谈特谈自己的谈功之道。

  他说:“我马某走南闯北,靠的就是被窝里放屁,能文能武,与众不同,不光吃喝玩乐,更要雪月风花。”

  汤神爷听罢大喊出刘邦的大风歌:“县长此番风度,正好比的大风起兮,云飞扬。”

  “屁!”

  “刘邦是个小人。”

  眼见县长夫人说了:“屁”,刚刚明明一脸享受汤师爷马屁的马邦德却突然改口说:“刘邦是个小人”。

  汤师爷立刻又舞弄着文墨,引起了刘邦的死对头项羽在败亡之前吟诵的垓下歌:“力拔山兮……”

  还不等汤师爷说完,县长夫人又立即喊道:“屁!”

  看到这,董元已经看出来一些苗头。

  县长夫人在餐桌上连续两次的屁字点评,以及马邦德和汤师爷对她的反应,其实已经暗示了到底谁才是三人中权利的真正拥有者。

  显然,县长夫人,才是这三人中最有话语权的人。

  接着,董元又想起了第二层,为什么县长夫人对汤师爷的两句词嗤之以鼻,甚至要爆出粗口?

  因为汤师爷把马王德比那刘邦,那他县长夫人就是因杀戮太重最后惊吓而死的吕后。

  而汤氏爷如果把马邦德比那项羽,那他夫人就是自戕而死的虞姬。

  无论哪个结局,都不是县长夫人他想要的。

  想到这些,董元明白了,为何这位县长夫人会在汤氏爷的两句激昂的马屁之后大喊屁屁屁。

  而接下来马德邦的一句台词,再一次验证了董元的想法。

  马德邦说:“汤师爷,你要是拍我马屁,就先要过夫人这一关。”

  至此,董元心中对这部电影做出了初步判断,这是一部有着深刻内涵的电影。

  其实今天来的众多嘉宾中,不乏真正的电影家,他们用自己深厚的阅片功底,培养出了毒辣的眼光。

  所以电影开场仅仅两分钟,他们便看出了一些东西,然后便立即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现场很安静,大家都目不转睛的看着荧幕。

  电影还在继续,一幕幕的呈现在观众面前。

  开幕:

  土匪张牧之埋伏在马邦德必经之路上准备偷袭,开枪打断了马绳。马邦德的警队开枪回击被张牧之的人轻松躲过。马邦德的火车被张牧之设陷阱翻车跌入湖中。

  一车人只剩下县长马邦德和夫人活着,张牧之要钱,马邦德称自己是汤师爷,县长是买的官,上任就有钱,张牧之准备自己冒充县长与马邦德去鹅城上任。钱与权的关系,是影片主题之一。

  铺垫:

  路上马邦德逃走又被抓了回来。张牧之上任鹅城,南国一霸黄四郎派手下胡万,武智冲欢迎县长。张牧之把死去的警队成员当做劫匪枪毙给百姓立威。

  黄四郎找了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当替身。马邦德说想挣钱得拉拢豪绅巧立名目看黄四郎脸色,张牧之想利用武力和县长权力站着挣钱,亮明身份说自己是麻匪张麻子。张牧之想要断案,老六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