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第339章 海外工作室

  原彻率领着Top Craft工作室的几个同事站在门口,迎接杨叶和邓丽珺的到来。

  原彻今年五十岁,头发有些花白了,精神却很好,他笑容满面地和杨叶和邓丽珺握手。

  “杨桑,邓桑,欢迎参观Top Craft工作室!”

  “原彻先生,久仰大名!”

  “不敢担,杨桑和邓桑都是在日本如雷灌耳的人物,能见到二位,是我们的荣幸。”

  原彻和杨叶客套了一番,将他的两位同事介绍给杨叶。

  “他们是我的同事,这位是宫崎骏、这位是高畑勋。”

  宫崎骏戴着一副眼镜,因为从小身体不好的原因,他很少运动,所以体态有些发福。

  这位在后世举世闻名的动画大师已经四十多岁了,仍然寂寂无名。

  杨叶饶有兴致地和宫崎骏握手:“宫崎骏先生,我刚刚看了你督导的《风之谷》,那是一部很不错的作品。”

  宫崎骏很不好意思,因为《风之谷》是一部扑街之作,票房才6500万日元。

  而且这已经不是宫崎骏第一次扑街了。

  1979年制作的《鲁邦三世:卡里奥斯特罗之城》遭遇票房惨败,被贴了“策划陈腐”的标签,差点让他的职业生涯中断。

  此后,宫崎骏潜心数年,制作出《风之谷》,再次票房惨败,现在靠给欧美的动画公司代工活着。

  杨叶带着邓丽珺,在原彻三人的引导下,不动声色地参观着他们的工作室。

  这里有大量三人创作的动漫原稿,杨叶甚至看见了还没有问世的龙猫,骑着白狼的幽灵公主,这让杨叶觉得很有趣。

  工作室并不大,很快就逛完了,几个人在会客室里喝着茶开始谈论正事。

  杨叶开门见山地道:“我非常喜欢宫崎骏先生制作的《风之谷》,这是一部杰作,票房失败更多是发行的问题,所以我希望能够买下《风之谷》的全球发行权。”

  宫崎骏几人互相看了一眼,眼里都露出狂喜之色,杨叶以每年一部电影的频率在日本掀起票房狂潮,持续十年而不衰,在日本,没有看过他的电影的人并不多。

  杨叶电影中创新的格斗模式,让人耳目一新的分镜、剪辑、构图影响了全球无数电影人,以至于十年来有许多人以他为师,从他的电影中汲取营养。

  宫崎骏虽然是做动漫的,但也是影视行业,杨叶的电影他都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他在制作分镜头脚本的时候,也会参考杨叶的电影。

  原本因为《风之谷》票房失利,宫崎骏是很沮丧的,忽然有杨叶这样的人物到访,对他的电影表示欣赏,还雪中送炭,帮他在海外发行电影,怎能让他不激动?

  一部扑街之作,杨叶随手撒出一亿日元,就买下了《风之谷》的海外版权,宫崎骏感激涕零,觉得给的太高了。

  这笔钱不仅能弥补他的亏空,还能让他略有盈利。

  事实上《风之谷》会在未来不断盈利,产生至少几十亿日元的利润,算是杨叶一笔小小的投资。

  不过这点钱对于杨叶来说只算一根毛,他不过是千金买马骨罢了。

  双方商量妥当之后,杨叶更进一步。

  “说实话,买一部动画片的版权,我旗下的发行公司过来找诸位谈就可以了。

  我这次来,主要是因为看了《风之谷》这部电影,对它的创作者产生了兴趣,想见见真人,这也算是追星吧!”

  宫崎骏道:“您过奖了!”

  杨叶道:“参观了诸位的工作室,又和诸位长谈,让我认识到了诸位都很有才华,不知道诸位手中还有没有什么新项目?我想投资!”

  这几个人本来郁郁不得志,忽然来了个财神爷,都很是振奋。

  不过毕竟都是四五十岁的人了,自然不会像小青年那么跳,看起来还是比较淡定的。

  宫崎骏想了想说道:“《风之谷》这部电影,是德间书店投资的,可惜并未盈利。在此之前,我也曾做过另外几个企划,可惜并未被采纳。”

  杨叶道:“能拿出来看看吗?”

  “当然可以!”

  宫崎骏起身去拿被废弃的企划案,杨叶一看,这不就是龙猫嘛,他装模作样地翻了翻,又听了听宫崎骏创造这个形象的初衷,是关于他童年时听过的民间传说。

  杨叶说道:“很有趣!不如这样吧,由我们白杨影业出资,邀请诸位成立一家动画工作室,制作出来的动画片由我们白杨影业进行全球发行。”

  这个世界上,有全球发行能力的除了好莱坞八大公司,就只有位于香港的白杨影业。

  好莱坞靠的是本土巨大的市场带来的财大气粗,白杨影业则是靠着杨叶的个人影响力带起来的。

  十年前杨叶的第一部电影《少林寺》风靡全球,让全球片商赚得钵满盆满。

  自那时起,依托自身稳定的输出,白杨影业和全球片商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关系。

  吉卜力工作室后来能风靡全球,迪士尼功不可没,因为吉卜力的海外发行都是迪士尼在做。

  既然迪士尼能做,那白杨影业也能做。

  杨叶已经准备进军动漫行业,帮助宫崎骏成立吉卜力只是第一步。

&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