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

走。

  谢知云正端一盘削皮切块的萝卜,往陶罐里拨,听见开门声头也没抬,问:“晚上吃馒头还是米饭?”

  “米饭吧,”齐山进门后不带停的,直接掀开帘子往灶房去,“切个南瓜,削两番薯,箜上一锅,也省得再弄别的菜。”

  “行,那你先生火把米煮上,我一会儿来刮皮。”

  箜饭得先把米煮开,滤出浓白的米汤后,再盖在用油翻炒过的南瓜、番薯等菜品之上,小火慢慢焖熟,能掀起锅巴最好。

  冬日里的冷水烧起来慢,米下锅后,留谢知云看火。齐山就提上箩筐,去外面菜地摘菜拔萝卜。

  这一会儿功夫,天色更黑沉几分,风也凄厉地嘶吼,冷飕飕的。夜里说不得有一场大雪,得多备些菜在屋里,免得到时出来受冻。

  “今年似乎格外冷些。”等他拎着菜进门,谢知云赶紧帮忙分拣出来,靠墙摆放整齐。

  齐山也有这样的感觉,不由庆幸:“幸好柴火忙得早,不然怕是难捱。”

  这边收拣好,锅里的米终于煮开。捞出来沥在竹匾中,一人先舀了碗米汤。没放糖,也能品出些微甜意,热乎乎地喝下肚,别提多舒服。

  接着就快了。

  放一点油润润锅,把切好的南瓜和番薯块倒进去,翻炒两下,就可以将仍冒着热气的米粒均匀铺上。沿锅边淋一圈水,盖盖焖个一刻钟出头,便隐隐能闻见米饭和老南瓜的香甜气息。

  谢知云拿着筷子绕去火塘,掀开盖,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模糊了双眼。摆手拂开,才看清内里。

  萝卜块不似先前那样冒尖,已软塌下去,染上骨汤的颜色,用筷子轻轻一戳,就留下孔洞。

  他朝里招呼一声:“汤煮好了!”

  “我这儿也快了,你不是爱吃锅巴,再多箜一会儿。”

  到端起饭碗时,天色已完全暗下来。好在火塘里木柴放得多,火光熊熊,暂且看得清,用不着电灯。

  南瓜是自己种的,虽个头不大,长得也是奇形怪状,味道却出乎意料的好,浸得米饭都甜滋滋的。

  骨头上没什么肉,但熬出的汤依然鲜美,肉香气不减。萝卜也是软烂入味,汁水丰盈。

  外面起了一阵大风,门窗都跟着咯吱响,齐山起身去查看,果见大朵大朵的雪花纷纷扬扬落下,很快在地上铺上一层白。

  门窗一关紧,寒风冷雪皆被隔绝在外,只有满室热气氤氲和食物香浓。

  第37章 第 37 章 滑雪

  大雪断断续续, 一连盖了几日,天色终于清明些许。

  推开门,放眼望去皆是白茫茫的, 竟很难找到点儿旁的颜色。不远处的小树被压弯了腰, 绷成拱形, 感觉随时都有可能断裂。

  院子里的石阶完全被掩埋, 一脚踩下去, 冷意直窜上小腿。后檐的冰棍最大的足有谢知云胳膊长,晶莹剔透,尖锐又易碎。

  不过许是风停了, 倒没落雪之前那么冷。

  屋顶上的积雪这两日都有在清理, 但昨晚下了一夜,又是厚厚一层。齐山搬来梯子, 三两下爬上去, 拿竹耙一列一列往下扒。

  谢知云担心梯子滑倒,在下面扶住, 秀眉微蹙, 眼眸中是化不开的忧虑, “好多年没见过这样大的雪,可别再下了,也忒吓人。”

  齐山将竹耙换了只手握紧,去够另一边的积雪, 呼口气道:“看样子应该有太阳,一时半会儿估计是不会下雪了。”

  “晒晒好, 天天下雪也遭不住。”

  老天爷的事儿谁都说不准,除了放宽心,也没什么法子。

  清理完屋顶, 两人又开始收拾院子。

  积雪厚实,最下面那层经过这几天的时间,早已凝成冰。要铲干净,着实是个费力气的活。干了没一会儿,就觉得浑身发热。

  齐山更是满头大汗,袖子撸得高高的,腕上青筋毕露。若不是谢知云劝着,怕是连外衣都脱下扔掉。

  二黑也跟着他们忙,一个猛扑扎进雪地,砸出胖乎乎的坑。再起身时将雪沫子甩向四处,惹得两人都躲着它走。

  后来实在闹得慌,齐山捏了几个雪球,将它撵去林子里。这家伙也一点儿不怄气,撒欢似地跑来跑去,时不时打个滚,独自玩得不亦乐乎。

  没二黑捣乱,速度总算快上些许。如此忙活半个多时辰,两人终于把院子中央清扫干净。

  谢知云进屋拿来瓦罐、竹筒,坐在石墩上,和齐山一人喝了两杯温热的金银花茶。之后又从柴火中掏出几个表皮焦黑的番薯,照样拿到外面。

  如齐山所说,太阳终于露面。浅淡的日光透过灰白云层照下来,平添几分暖意。只是不多时又被遮住,过会儿再钻出来,反反复复的。

  隐约间听见山下孩童的尖叫欢呼,在空旷雪山中极具穿透力,好不热闹。

  齐山三两口啃完一个烤番薯,起身到旁边的花丛中抓起一把雪搓搓手后,朝山洞那边走去。

  谢知云抬头看他一眼,喊道:“这儿还有个番薯呢,我吃不下了。”

  “等会儿,”齐山只管大步往前走,“我去拿些东西。”

  “什么事那么着急。”谢知云嘀咕一句,拿起最后一个番薯,翘着手指慢慢剥皮。

  齐山回来得挺快,胳肢窝下夹了块短木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