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后背全是冷汗的秦王殿下

  之前不明白了,见到这封信之后,所有的就通了。

  李世民放下信:“父皇恩……”

  “听着。”李渊打断了李世民,他知道李世民想说什么,无非就是自己心胸宽广,在这种情况下还信任国舅窦乐等等。

  所以,李渊打断了李世民。

  李渊说道:“如果说,有人暗中联系北恒城,助北恒城与突厥人出此毒计,你当如何?”

  李世民:“当诛九族。”

  李渊:“查无实据。”

  李世民单膝跪在李渊面前:“为父皇,儿臣出办,宁杀错,莫放过。”

  李渊再问:“至亲好友呢?”

  李世民没有一丝犹豫:“背叛大唐,背叛父皇,何来世民的亲、世民的友?”

  这话,李世民说的一点负担都没有。

  无论是谁,背叛了大唐,他不会有丝毫留情。

  李渊这才说:“刘文静。”

  李世民愣了一下,单膝跪地改双膝,因为他知道为什么李渊要调他回来了,肯定已经布局完成,只等最后下杀招。

  叫自己回来,只是为了当面让自己明白。

  李渊看李世民双膝跪地,放下了报纸:“二郎。”

  “儿在!”

  李渊:“盯着窦建德,此计要连同江淮军一起解决,江淮军也算是兵精粮足,单独放在江南,朕不安心。你舅舅有心将其一举拿下,此时就要看窦建德,他若忠心,若相助,这天下称王之人不少,也基本上要杀光了,总要留一个,朕也彰显一下大度。”

  李世民说道:“儿臣明白,若窦建德有异心,定不饶他。”

  李渊看着李世民:“既然回来了,朝堂上有许多政务没有处理好。京兆府因为你舅舅领军在外,让京兆府官员不足,许多事情也没办好。当下,这万民书的事情,你先去办,朕要歇上几日。”

  “儿臣领命,这就去办。”

  李渊:“万民书的要办好,京兆府要修八水、八惠之事,要办好。朝堂上那些琐碎的杂事,看着朕头疼,一并办了。”

  “是,儿臣明白。”

  李世民告退。

  内心非常惊讶,刘文静为什么要这么干。

  是为了报复当初差一点被砍头?

  回到秦王府,李世民也没提信的事,因为连太子李建成都不知道,肯定是不能外传的。

  不过,从房玄龄口中得知,圣人把裴寂还有刘文静派到了江南,说要开发江南等等。

  而且允许刘文静和裴寂带家眷,显然是短时间内不会让他们回来。

  李世民心里清楚,刘文静估计是回不来了。

  就算他们是朋友,但听到父亲李渊说,刘文静背叛大唐,那真的是不能留。

  李世民没再提刘文静的事情,只是把李渊派给他的活告诉了房玄龄。

  房玄龄听完大喜:“恭喜殿下。”

  没错,是值得恭喜的。

  领军打仗,与在朝堂上领百官问政,那个更有价值呢。

  对于皇位有野心的李世民而言,自然是领百官问政。

  李渊要休息,太子在朔州。

  房玄龄这个恭喜,确实是喜事。

  整个秦王府都忙碌了起来,无论是朝堂,还是京兆府,都有太多的政务需要处理,仅说当下这万民书,就不是一件小事。

  代表着大唐代替前隋,是深得民心的。

  深夜。

  李世民站在巨大的地图前,从河南赶回长安,下船之后并没有休息,又忙碌了一天,此时的他已经非常疲惫,却是不想睡。

  李世民的手指划过地图。

  他已经可以预示到未来的唐军主力的行军方向。

  此时,天策上将的兵符印信正送往晋阳的路上,那么舅舅可以调动的兵马,除各边疆守军、大城池的守备兵马、长安城的守军之外,能够调用的兵马,占到了可机动兵马的七成。

  这七成兵马,李世民感觉心脏都收缩了一下。

  放在舅舅窦乐的手中,以舅舅窦乐的战略能力,这天下无人能敌,依当下可用的兵马,自己面对舅舅,以及国舅府的李靖、李绩,新加入的李艺,还有秦琼、尉迟敬德……

  自己无能为力。

  河北,必定会被大军以雷霆之势踏平。

  接下来,精锐会前往江南,余杭是父皇给舅舅窦乐的封邑……

  李世民都不敢往下想了。

  他想不明白,父皇怎么就敢将大唐的命脉交在国舅窦乐手中,若是舅舅窦乐以江南为基础,这天下谁人能敌。

  这时,长孙无垢出现在室内。

  她示意婢女退离,独自走到了李世民身后。

  “二郎。”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