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刘文静北上突厥,目标最强反骨仔

  送子侄去长安求学。

  纵然是人质也罢。

  但是呢?

  若真的学成,为官,那么家族也有上升的渠道。

  好事,就算没有刀斧在颈,这事他们也愿意。

  接下来,第二条就有意思了。

  江南诸城,既然这里的豪强不是贵族,那么就没有资格享受贵族的待遇。不过,给他们成为贵族的机会。

  要么,子侄学有所成,可以当官。

  或者,有人从军,立下军功封有爵位。

  而后,在大唐《士族志》留下族名,这才可以成为贵族。

  一句话,士族志上没有的记载的,就不算是贵族。

  最后一条重要的,窦乐在江南,不收你们人丁税,按田地算,有一亩算一亩,依这个为收税标准。

  这真是割肉了。

  要知道,至少二百年来,江南豪强们偷、抢、骗。加上正经的生意,经营,而后不断的买地,这才成为豪族。

  疼,太疼了。

  按田亩交税,就是有多少田就有交多少税。

  这些人怎么会亲自种田呢,肯定是佃户来种。

  但,眼下,敢说一个不字。

  窦乐真的敢诛他们九族。

  最后一条更吓人,所有人与佃户的合约要重签,官府备案。之前的合约全部作废,谁不听,之前所说的都不算数,依辅公祏党羽论处。

  简单一句话,就是诛九族。

  谁敢不听呀。

  话说,另一边的牢房内,刘文静也在看这份上疏。

  看完,刘文静问:“国舅,他们若是不同意,你真的会诛他们九族吗?”

  窦乐:“不用我诛,江南的无田佃户,当年的苦役之民,还有想往上走的小商之族,会就杀光他们。”

  这话,也没错。

  无田佃户,就是被无序的土地兼并所害,这其中有杨广的原因。

  苦役之民,就是修运河、三征高句丽被强征的役民。

  这些人有许多都没有回来。

  而活着回来的,家中田地也不再属于自己。

  刘文静准备再问,窦乐却制止了他:“刘文静,我是真有杀你的心思。现在,我安排人让你逃走,带着家眷逃走,去突厥。”

  “到了突厥,赵德言要办的事情,你作为谋士,让他办的更出色就行了。或者,你可以鼓动颉利,继续对付我。也可以去壮大突厥,省得突厥太弱,我打起来没成就感。”

  刘文静没接话,只是依古礼,长躬,然后跪下,再礼。

  起身,再长躬之时,窦乐已经转身离开。

  刘文静却依旧完整的全部的礼节,这才安静的坐在牢房的角落。

  深夜,船上。

  张初尘站在船头:“你的家眷已经北上,到了幽州你会见到他们。”

  刘文静:“国舅的计划,就是让颉利大可汗失去突厥各部落,最终变成孤家寡人,我……”

  “没兴趣听,各办各的事情,我只是送你上船,自会有人护着你北上。”

  说完,张初尘也不再搭理刘文静。

  刘文静内心却是很平静。

  他算破天,也没算到,一切都在国舅窦乐的掌握之中。

  而且,国舅窦乐从来都没想过,反唐。

  刘文静的船走远了。

  窦乐也出现在江边,张初尘问:“他若再有异心,要不要干掉他。”

  窦乐:“那个时候,他便是突厥的一员。他现在去突厥,短时间内不会有话语权。只要等三年,最多四年,即便是全盛的突厥,在初建的麒麟卫面前,也不过只是死人。”

  提到麒麟卫,张初尘还有点想不明白:“测试场我去看过,那东西感觉没用。”

  “为何?”

  张初尘:“长安外城,最厚处七丈,最薄的地方也有五丈五。那东西射出一个铁球,砸在人身上还挺可怕,可对城墙却是无用。”

  窦乐回答:“也是,挺没用的。”

  张初尘语气一变,笑呵呵的说道:“你靴子筒上那个挺有趣,虽然没啥用,但挺好玩。”

  窦乐弯腰从靴筒上取下那支火枪递了过去。

  正好窦乐想换一只,这只装药量有点太大,震的手疼。

  张初尘走到窦乐身旁,伸手接过火枪后,突然语气严肃,压低声音问:“当今圣人相信国舅你。那么接下来,太子即位,或是秦王夺位,他们害怕你权力太大,你要怎么办?”

  窦乐反问:“归隐田园?”

  “哈,哈哈。”张初尘仰天大笑。

  窦乐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