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太子如座针毡

  老狐狸身上,从老祖宗继承下来的血脉开始觉醒。

  种田!

  都不用猜,窦乐就知道,老狐狸们现在的心思已经转移到种田上,而突厥人就是严重影响他们种田的坏蛋,必须把突厥人给埋在田里。

  两亿五千万亩。

  几个老头心中明白。

  就算每年种一季粮食,抢到手,能分到几十万亩,那也够养活家族几万人。

  李桃叶亲自给窦乐倒酒,一边灌酒一边问:“还有没有,一群不会种地的蛮夷,控制着上上上等肥田的地方,说个给为兄听一听。”

  窦乐这酒量,还敢灌。

  随便就醉了。

  不过,窦乐还是说了一句:“这天下间,除了我们,还有谁会种田?”

  “说的好,再饮一杯。”

  窦乐喝醉了。

  是真醉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

  窦乐醒来的时候,合衣躺在软榻上,身上盖着薄被,旁边的火炉烧的很旺,自己枕在韦纤芸的腿上。

  醒来后,窦乐第一句话就问:“我醉的时候,说什么了吗?”

  韦纤芸:“提到黑土,还有些不似人言,似番语。”

  “什么?”

  韦纤芸学着说了几个词,窦乐暗叫不好,因为他确实说了,是:第聂伯河。

  韦纤芸问:“郎君,什么是黑土?”

  窦乐没回答,只说道:“叫人。”

  韦纤芸听到,轻呼一声:“来人。”

  在外屋打盹的苏有福小跑着就进来,窦乐吩咐:“传话给国舅府属官,备战突厥,讨论主动出击的可能性,派出我们所有探子,打探突厥的消息。代我写疏,奏请圣人恩赏,取颉利人头都,加封:关内侯。”

  苏有福听到了。

  有点糊涂。

  因为唐继承了隋的制度,已经没有关内侯这种封爵。

  自魏晋之后,关内侯这种爵位已经没了。

  不过苏有福没多问,只是依照窦乐的吩咐,记下,出去传话了。他也没提半个字,现在是什么时辰,四更天还没天亮之类的话。

  苏有福出去后,窦乐才解释:“黑土,仅存在于寒冷之地,必须是夏季温和湿润、冬季严寒,而且地面排水不畅,形成滞水层。”

  “在温暖湿润的夏天,草生长的非常茂盛,入秋便会枯死,被大雪覆盖。接下来,还有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一切都应天时、地利而变。三百五十年,可积累一寸黑土,这些老哥哥盯上那块,最薄也有四尺,最厚七尺。至少也是万年积累而成的肥沃之地。”

  讲到这里,窦乐轻轻的拍了拍脑袋:“忘记说了,别毁了黑土。”

  韦纤芸轻声回应:“谁家若是不爱惜田地,怕是祖宗都不会答应。”

  听到这话,窦乐没再说什么。

  对呀。

  自古以来,谁会不爱惜土地呢。

  这是刻印在老祖宗骨子里,灵魂中的。

  “睡吧。”窦乐起身往卧室走去。

  次日,天刚亮。

  韦纤芸就把窦乐摇醒了:“乐郎,出事了,大事。”

  “天塌了?”

  “真的是大事。”

  还真的是大事。

  长安城,晋阳老军与长安老军。

  这些,全是跟着李渊起兵的老军,人数总共三万户,还有当时跟随李秀宁起兵,李秀宁在长安周边招募到的人,其中两万精锐。他们在长安城北有属于他们的永业田,是守备长安最忠心的一批老兵。

  可以说,父子、兄弟、叔侄,在同营中的非常多。

  有大约一万多人,晋阳老军带着他们从晋阳起兵时的刀与盾牌,长安老军带着他们从长安军仓当时抢来的刀与盾。

  一万多人,跪在朱雀门外,很有节奏的一下又一下的敲着盾牌。

  李渊都亲自从宫内出来。

  亲自安抚。

  老军们只有一个要求,凭什么把平阳公主禁足在家中。

  必须立即放人。

  李建成、李世民也都到了。

  此时,李建成死的人都有了。

  他看到老军们看他的眼神,是厌恶。

  他解释不了,也不敢解释。他要怎么说,说魏征并不是对母亲大不敬,只是鼓动自己逼宫杀弟。

  老军们的眼神他懂。

  他东宫的洗马对太穆皇后大不敬,他这个做儿子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呢?却是刚刚回到长安的平阳公主斩杀了魏征。

  老军们眼中的厌恶就是态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