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太子殿下突然发现,以前的书白读了

  李建成身为监国太子,这次是做到了礼贤下士,亲自到韦挺府中请了韦挺,然后再和韦挺一起前往王珪府上。

  王珪开中门出迎。

  “太子殿下。”

  李建成回礼,而后扶着王珪的手臂:“孤,无法决断。”

  不用李建成细说,王珪就知道是为什么。

  市井传闻,东宫内未必能够随时听到,他却知道。

  更何况,王聃还有信给他。

  除了王聃,李袭志为什么从朔州准备回长安突然掉头往灵州去,也同样写了信给他。

  世家有世家的利益,同样,世家子弟也有世家子弟的骄傲。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迎了李建成入府,请李建成上座,王珪便说道:“殿下是为了长乐王之事而来?”

  李建成:“正是。”

  王珪便问了:“殿下可知事情的来龙去脉?”

  李建成拿出了刘政会的疏,王珪接过后开始阅读。

  从疏中的内容而言,王珪知道刘政会已经讲清楚的所有明面上已经发生的事情。

  读完后,王珪问:“殿下可有决断?”

  李建成也不避讳,回答:“此事牵扯诸多,孤也是左右为难?”

  “殿下,为难在何处?”

  李建成:“毕竟是孤的堂叔,依礼,或可有赦免。让孤心中不安的是,圣人应该已经知晓,所以才前往华清宫休养。”

  王珪淡然一笑。

  李建成注意到,韦挺也似乎笑了一下。

  李建成起身,长身一礼:“建成请教。”

  王珪冲着韦挺点了点头,韦挺亲自出去转了一圈,让不相干的人远离。当韦挺再次回来的时候,王珪才说道:“殿下,唐律是用来治理天下的,并非是用于朝堂的。”

  这话说的李建成一时间竟然没反应过来。

  治理天下与朝堂,有何区别?

  王珪没接着说,他在等李建成想明白这话的意思。

  过了好一会,李建成才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

  韦挺此时才在旁补充:“以仁孝治天下,唐律约束天下。但到了朝堂之上,讲的不再是规矩,而是利益。这个利益,不是普通的钱财与身份,而是天下之利益。”

  “当年,圣人要杀刘文静,不是因为唐律,也不是因为他狂妄,更不是因为他的小妾检举他有谋反之心。而是为这天下,这江山,这朝堂,还有皇族。”

  李建成在当太子前,也算是世家子弟。

  可此时,他突然感觉王珪与韦挺这两人,思想上高自己一个境界。

  王珪也说:“这天下诸事,大事看朝堂,中事看百官,小事看人情亲疏,微末之事才看唐律。”

  李建成听懂了。

  朝堂自然就是这天下,这江山,这皇权,天下世家。

  百官,那就代表着天下人的声音。

  厉害。

  李建成感觉面前打开了一扇门,有些学问、知识,他以前也有所接触。有些书,也提到了许多内容,可他却只读了书,识了字,却没悟到精髓。

  此时,王珪在帮助他将曾经读过的书,学到的知识,重新解读,让他在思想上换一个境界来重新观察这个天下,这个朝堂,以及每件事情。

  李建成想了想:“那么,依当下而言,孤身为太子,今日监国。长乐王一案,亦可分为上、中、下。”

  王珪点了点头。

  李建成得到王珪的认可,便继续分析:“依当下大唐国力,舅舅所占怕是已经过半,舅舅所争并非国本,这一点父皇看到到,孤也看到清。舅舅此时非一人,国舅府也并非舅舅一人。”

  王珪再次点头,他知道李建成已经悟了。

  只是悟的有多深,且继续听下去便是。

  李建成说的很慢,因为他在思考。

  “依上,长乐王谋叛,有违国法伦常,杀可正典刑。依中,长乐王勾引吐谷浑,杀我大唐子民,抢我大唐商队,当诛。依下,莫说是长安城万民,只说孤的东宫,也有购买国舅府的各类投资券,内心对长乐王谋叛也有恨意。”

  “正是。”王珪在鼓励着李建成。

  李建成却没再说下去,他端起茶杯,非常认真的思考着。

  李建成现在思考的是,假如他已经坐上皇位,正如王珪所言,大事看朝堂。

  那么,如何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同时兼顾更多的人的利益。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韦挺看向王珪,王珪明白韦挺的意思,这不是考试,只是帮助李建成这位太子在境界上更上一层楼,所以可以提醒,便点头认可。

  韦挺说道:“殿下,之前与国舅论经,国舅有句话殿下可参考一二。”

  “请言。”

&e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