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编个故事让你们听



  “古之圣贤曰,一饭之恩,活命之恩……”

  “而师娘给我的何止一饭之恩,我在县学的三年求学生涯由她照料。”

  “三年,一千多天,两千多个饼,让一个孩童再也没有挨过饿。”

  杨一笑编的这个谎话,丝丝入扣引人入胜,不但百姓们被勾动了情绪,竟然连孙学政和周县尉也受感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两人知道杨一笑编的谎话,但同时也意识到这个谎话的开端是真的,比如杨一笑说他偷偷躲起来哭,这很可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

  谎话说到这里,杨一笑已经达到目的。

  所以接下来行贿的说辞,任何人都感觉合情合理。

  “师娘于我,大恩大德,前些日子我听人说起,师娘的身体似乎不太好。”

  “我心里顿时焦急万分,但却因为家贫无以为报。”

  “幸而,日前于山中遭遇猛兽,一头黑熊,十数只狼,杨某心里原是畏惧的,但是突然想起了师娘。”

  “那一刻的我,有个疯狂的念头再也压制不住……”

  “倘若我能杀熊杀狼,岂不可以孝敬师娘?尤其是熊掌大补,可以给师娘补补身体。”

  “于是我摒弃畏惧,于山林之中搏杀!”

  “又因我心怀报恩之念,故而搏杀犹如神助,先灭狼群,又屠黑熊,获得诸多猎物,立刻运来县城。”

  “我此来,并非为了谋取奖赏。”

  “我此来,并非为了售卖猎物。”

  “我只欲亲手送上熊掌狼皮,祝愿我的师娘身体变的安康。”

  这一番话,说的文绉绉的。

  虽然文绉绉,但却不酸腐,既可以让百姓听懂,又迎合了孙学政的文人喜好。

  雅!

  这才叫送礼送的雅。

  不但所有人觉得应该送,而且认为送的理所应当。

  孙学政如果收了这份礼,任何人都不会认为他贪,反而所有人都会拍手叫好,认为这是师生之间的佳话。

  蒙童家贫,忍饥求学。

  师娘送饭接济,学子前来报恩。

  多么令人感动啊。

  这个典故足以让孙学政扬名。

  扬名!

  在古代太重要了。

  孙学政几乎在一瞬间就意识到,杨一笑编的故事必须是真实的。一旦坐实这个典故,他的仕途必然腾飞。

  所以孙学政立马开口,同时伸手握起杨一笑的手,仿佛极其感慨的道:“杨童生,杨童生啊,本官担任学政多年,门下秀才十余个,唯至今日才突然发现,你这个童生才是好学子。”

  他握住杨一笑的手,拉着杨一笑走下台阶,大声对四周百姓道:“诸位乡亲,且看清楚,今日本官于此昭告于众,这是我唯一的入室弟子。”

  四周百姓先是一怔,随即感觉入情入理,像杨一笑这种知恩图报的学子,他如果不成为入室谁还有资格?

  整个衙门口的观望人群,几乎不约而同的鼓掌,纷纷道:“恭喜学政大人,收得入室学子。”

  孙学政哈哈大笑。

  这一刻的他,已经不只是在意杨一笑送给他的贿赂。

  他现在最在意的是,杨一笑编的谎话可以帮他大大扬名。

  师徒两人,都能扬名。

  一个是知恩图报,一个是家有贤妻。

  等到这个典故传扬开来,孙学政深知自己的仕途有望了。

  所以他现在必须摆出最郑重姿态,要让所有人看到他对杨一笑的在乎,他陡然转身几步,径直走向那个捕头,语气冷冷问道:“汝欲欺我弟子?眼中可有本官?”

  突然转头看向周县尉,沉声道:“周县尉,本官以学政官职向你发出正告,此捕头心胸狭隘,兼且心性贪婪,他不适合继续担任捕头,把他从县衙三班驱除吧。”

  周县尉刚得了杨一笑应承的好处,对于这种提议肯定不会予以反驳,最主要的是,这捕头不是他的人。

  所以周县尉笑着点点头,十分干脆的道:“如学政所愿,此人驱逐县衙。”

  一句话,定了捕头生死。

  以前是耀武扬威的县衙捕头,转眼间变成了没身份的百姓。

  捕头愣了愣,完全没想到事态变化这么快,但他脸色很快苍白,意识到自己结局不妙。

  以前仗着身份,时时欺压百姓,甚至对于县里的富户,逢年过节也去盘剥。

  有身份护着他的时候,没人能把他怎么样,但是以后没了身份,必然有无数的报复。

  捕头惊恐起来,忍不住大叫,争辩道:“我属于县衙三班,不归县尉掌管,我要去见县令大人,让县令大人给我做主。”

  说着,慌里慌张想要跑进衙门。

 &ems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