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幽州之乱

  荥阳郑氏陡然出现郑珣瑜这么一个年轻宰相,他的门庭瞬间被那些逢迎谄媚的人挤破,因此收到各种礼物数不胜数,其中绸缎多达十几万匹。

  在这个世界上,马屁精历来占着大多数。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最重要的是,郑珣瑜身为翰林大学士陪伴在皇帝左右,他随时随地都能见到殷无咎。

  郑珣瑜收到这么多礼物并没得意忘形,他反而胆战心惊入宫觐见。

  紫微宫,贞观殿。

  “陛下,微臣家中礼物堆积如山……”

  郑珣瑜一脸惶恐不安解释道。

  殷无咎面露微笑安慰道:“郑大学士,如今你已经正式踏入仕途,往后这种事情多了去了,那你说到底该怎么办?”

  “臣立刻就把东西退回去!”

  郑珣瑜脑筋还是有点转不过来。

  殷无咎苦口婆心教导道:“这么多东西搬来搬去难道不需要人工费?此举朕可是万万不敢苟同,成大业者万万不可得罪小人,因为小人比君子更危险!”

  “能拿出来当做送人礼物的东西都是便宜货,而你只需糖衣吃掉炮弹打回,言下之意就是让你收钱不办事。”

  郑珣瑜实在没想到皇帝陛下如此信任自己,他一夜暴富心惊胆战,如今终于可以放下心来。

  “臣叩谢陛下信任!”

  郑珣瑜双膝跪地俯首磕头。

  他内心发誓这辈子要为殷无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啦,你先退下吧!”

  殷无咎还不忘记嘱咐道:“如有不懂之处可跟侍中令郑虔学习。”

  “遵旨!”

  郑珣瑜对于侍中令郑虔非常崇拜,原因在于他为人处世非常低调沉稳,不愧为名冠天下的一代通儒。

  殷无咎见到郑珣瑜离开。

  他继续把精力放在处理皇家钱庄和信用纸币上。

  西京留守颜真卿和北京留守王怀忠两人送来人口和耕地的登记册。

  西京府编有四十二万五千户,两百八十五万人,良田六千三百五十万亩,每年税收为皇家内帑贡献大约六十五万贯钱。

  北京府编有六十八万三千户,五百七十五万人,良田五千八百五十万亩,每年税收为皇家内帑贡献大约六十一万贯钱。

  值得一提,大夏照旧采取唐代度量衡。

  大夏耕地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差不多在五百六十六平方米。

  东京府、西京府、北京府所收钱财尽数存放在当地的皇家钱庄,还有十七州地的人口和耕地尚未登记造册。

  殷无咎忙着推广大夏纸币的时候,天下胡人早已风声鹤唳。

  因为殷无咎杀掉数十万胡人影响实在太大,再加上他还大肆抓捕道士和僧人,所以肯定会有反对势力进行反扑,毕竟大家不会傻傻坐着等死。

  神武二年,八月初一。

  大夏朝廷收到来自幽州警讯。

  幽州胡人开始聚众叛乱起兵,他们拉起十几万人准备进攻范阳郡蓟县,甚至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以李萼为首的宰相们急忙进宫觐见皇帝,他们赶紧把这件事情告知殷无咎。

  紫微宫,贞观殿。

  宰相们风尘仆仆来到殷无咎面前躬身行礼。

  “陛下,大事不好啦!”

  “幽州胡人聚众叛乱,据传数量达到十几万人!”

  李萼脸色着急说道。

  “你说什么?”

  殷无咎瞪大眼睛怒目而视,他再次开口问道:“幽州胡人聚众造反,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两天之前。”

  李萼还不忘记补充道:“幽州节度使夏无忧正好率兵外出攻打契丹和奚人,范阳郡兵力空虚……”

  还没等他完全说完。

  殷无咎顿时气得拍桌暴起,他的脸上露出狰狞怒意:“既然这些杂种想要找死,那朕就成全他们!”

  “朕要亲自带兵剿灭这些胡人,同时下诏幽、冀、豫、青、徐、扬、荆、楚、梁等九州官吏,命令他们捉拿各地胡人,严防其他胡人跟着聚众造反。”

  此言一出,宰相们不禁想起数百年前的杀胡令。

  “遵旨!”

  李萼直接面露欣喜之色,他正愁没有机会劫富济贫。

  如今大夏国库极为空虚,李萼之所以能够把朝廷打理得井井有条,那是因为他拉拢到世家大族,所以大家这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只是这种情况无法长期持续下去。

  要是能够把这些胡人财产全部查抄,朝廷国库何愁没有钱花,毕竟这群胡商实在富得流油,谁也不知道他们究竟多么有钱。

  本来李萼也不知道胡商们这么富有,直到他在东京府查抄胡人家产,想起还有这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