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筑城放牧

  赵家兄弟非常清楚郑珣瑜这是心中有气,于是任由他随意辱骂发泄。

  无论如何赵家兄弟都要给他一个面子,毕竟郑珣瑜功劳确实不小,就算挨这顿骂也是值得。

  若是没有郑珣瑜出使忽悠住回纥可汗磨延啜,赵家兄弟岂能如此轻易消灭回纥汗国。

  眼见赵家兄弟挨骂不还嘴,郑珣瑜的怒火很快消失,他有些忍不住问道:“两位侍中,你们觉得我能捞到多少功劳?”

  “侯爵之位应该跑不掉!”

  赵少卿认为郑珣瑜的功劳足以封侯,毕竟大夏使臣上百人就他幸存下来,这份功劳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拿到。

  这话一出,郑珣瑜心情总算变得好些。

  赵家兄弟摆平郑珣瑜以后,他们立刻派人骑着快马火速禀报皇帝陛下。

  殷无咎接到赵家兄弟的大捷消息,他直接带着一万禁军赶来俱伦泊。

  赵家兄弟继续待在俱伦泊周边区域进行放牧,每天过着烹羊宰牛的欢乐日子。

  根据郑珣瑜从回纥可汗磨延啜这边得到的情报,葛逻禄人和黠戛斯人在击败回纥人以后便发生内乱。

  原因在于葛逻禄人本来属于铁勒部落之一,铁勒在汉朝时期称为丁零。

  黠戛斯人在汉朝时期称为坚昆,族群分为两种,其中一类就是白皮肤的印欧人种,另外一类便是黄皮肤的东亚人种。

  这些东亚人种的黠戛斯人自称为汉将李陵的后裔,大唐朝廷也承认他们都是出自陇西李氏。

  故而黠戛斯人跟葛逻禄人并非同族。

  本来葛逻禄人只有数万部众,控弦之士两万余人,整体实力明显不如黠戛斯人。

  自从黠戛斯人击败回纥汗国,葛逻禄人趁机吸收铁勒部落的牧民们,甚至还把奚人拉到自己阵营。

  随着葛逻禄人持续壮大变强,他们想要取代回纥汗国独占漠北草原的色楞格河流域。

  漠北草原存在三大草场,整体位于贝加尔湖之南,分别为大湖盆地的山地草原、色楞格河流域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

  色楞格河流域的水草环境虽然不如呼伦贝尔大草原,但是地理位置居于中间,能够有效控制整个漠北草原,因此游牧部族都会选择在这建立政权。

  葛逻禄人认准黠戛斯人肯定不会长期滞留在色楞格河流域草原,他们迟早都会带兵回去,届时这里将会形成权力真空,这样自己就能取代回纥汗国。

  随着殷无咎率兵来到俱伦泊,赵家兄弟和郑珣瑜赶紧跟他汇报情况。

  “这么说来,黠戛斯人跟葛逻禄人已经存在矛盾,漠北草原的内乱还没结束?”

  殷无咎一脸迷惑问道。

  郑珣瑜郑重其事说道:“启奏陛下,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应该趁机在塞外草原修筑城池,坐观黠戛斯人跟葛逻禄人互相残杀,待到他们两军死伤惨重之时,再从辽州地区派遣大军进行西征,到时候必如猛虎下山威震四夷,必平四方蛮夷而靖天下!”

  “好方略!”

  殷无咎极力赞同郑珣瑜的战略方案。

  因为夏军从辽州地区进行西征优势实在太大,一路上能够沿着黑龙江流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基本不会有任何沙漠戈壁,所以对于后勤补给将会大大降低。

  值得一提,战马都是可以吃草的,只吃草也不会影响马的发育生长。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需要喂养精料?

  战马喂养精料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战马腾出吃草时间来干别的。

  实际上食草动物都是一个模样,牛羊马匹一天除了睡觉,大部分时间都在低头吃草大嚼特嚼。

  无论放牛还是放羊,牛羊都是边走边吃,一直吃到需要喝水,然后喝完一肚子水接着边走边吃。

  对于战马这种大型食草哺乳动物来说,草本植物的能量密度实在太低,它们身上肌肉又是如此发达,运动量实在太高,这才需要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时间来进食。

  显然不能放任战马在作战之时低头吃草,这时候就要使用高能量密度的精料来喂养。

  要是没有想要打仗,将士们肯定不会每天喂养精料,毕竟一匹战马的粮食消耗量抵得上百姓们一家六口,这确实有点太过离谱。

  以往中原王朝讨伐北方胡人的时候,每次都是需要闯过沙漠戈壁,一路上还没有任何补给,后勤的运粮车队经过千里输送,人吃马嚼送到前线只剩十分之一。

  这也是为什么汉家儿郎无法长期占领漠北草原,就算在大唐强盛时期也只能通过羁縻统治,册封各大部落首领为官。

  现在大夏帝国开始经营东北地区,自然就有办法把呼伦贝尔大草原和锡林郭勒大草原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

  呼伦贝尔大草原属于漠北草原。

  锡林郭勒大草原属于漠南草原。

  两大草原连接着漠北和漠南,只需在这修筑城池派兵进驻,进可威胁色楞格河流域草原的游牧胡人,退可保证东北边境不受入侵。

  在郑珣瑜的建议下,殷无咎开始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河流边上筑城放牧,暂时不去介入黠戛斯人和葛逻禄人的纷争。

  除此之外,殷无咎重新把夏无忧调来幽州担任节度副使,让他带人在锡林郭勒大草原筑城放牧。

  幽州地区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