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40

让村里人误会谢玉娘看上了陈君迁。

  沈京墨默默想着,没有打断她的话。

  “这事我五六年前就告诉过他,只要帮我渡过二十三岁就好,之后他要和离我绝不拦着。但从那之后他就开始躲我。两年前我们到了铜城,我爹做主,让他娶我。天地高堂都拜过了,可洞房时他却说陈伯和小陈大人都不知情,死活不肯和我圆房。我也不知只是拜堂能不能破掉血光之灾……”

  “你既然娶了谢家丫头,为什么还晾着人家?”

  隔壁,陈君迁将陈川柏拦在屋里审问。

  陈川柏试着跑了几次都没成功,只好放弃挣扎,在大哥对面坐了下来,解释了谢玉娘嫁给他的原因。

  “她拿我当药,我已经同意和她拜堂了,还要我怎样?”

  “你不喜欢人家?”

  陈川柏一噎:“……她大我三岁!”

  陈君迁不屑:“娘也比爹大三岁,那怎么了?”

  陈川柏:“她……她是因为一个神棍的话硬要嫁给我的,又没感情!你遇见嫂嫂之前不也不肯娶没感情的人么?算了,我跟你说不通,嫂嫂有过体会,肯定能理解。我找她去。”

  说完他就要起身去寻沈京墨。

  陈君迁一听赶紧把人拦住。

  是,沈京墨当年是为了活命不得不嫁给他的,也和他没感情,可是他努力了三年,好不容易把她心捂热乎了,这臭小子现在去瞎说八道一通,这还得了?

  他故作严肃地一指椅子:“说你俩的事儿,跟我和你嫂嫂有什么关系?坐下!”

  陈川柏不情不愿地坐了回去。

  兄弟俩沉默地对坐片刻,陈君迁看着一脸倔强的弟弟,叹了口气:“咱家不信命,可人家信。这是事关生死的大事,你要是不喜欢人家,就趁早和人家说清楚,然后和离。这不是还有三年多呢,别耽误人家找愿意救命的郎君。”

  照现在这样拖下去,万一谢玉娘哪天真出了事,谢家肯定会把这笔账算到陈川柏头上。他是不信命,但也没法阻止别人信。

  “正好爹和我都在,实在不行,我替你去和谢家说清楚,让你俩和离。”

  陈川柏又一次沉默了。

  陈君迁等了半天也没等到个回答,气得给了他一脚:“嘴上抹浆糊了?”

  陈川柏还是沉默,过了好久才道:“我陪爹去了。”

  说完不顾他的阻拦,径直跑出了屋子。

  “既然这些你都和他说清楚了,他要是不愿意,应该不会答应与你成亲才对。”

  沈京墨听完谢玉娘的讲述,默默分析到。

  谢玉娘苦笑:“许是觉得我在拿救命之恩要挟他吧。”

  沈京墨:“那你是怎么想的,只是需要他救命,还是心里有他?”

  谢玉娘脸色一红:“当、当然是为了活命。”

  沈京墨:“那不如试试别人?天底下与你命格相合的人肯定不止他一个,你手下有三座城池、数万将士和百姓,兴许就有合适的人呢?”

  既然只是为了活命,又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

  谢玉娘听完她的话,飞快地眨了眨眼睛,没有接话。

  片刻后,谢玉娘站起身来:“我突然想起军中还有事,我先走了。”说完便头也不回地匆匆离去。

  “哎!”事情还没解决,沈京墨追上去想与她再聊上几句。

  只是才追到门口,隔壁的房门也刚刚好打开,谢玉娘与陈川柏迎面相撞。

  他俩谁也没说话,尴尬地后退一步,错开视线,各自离开。

  沈京墨和陈君迁站在门口,看着他两人的背影消失在转角处后,夫妻二人对视了一眼,回到自己屋中。

  *

  关上门,两人互通有无,将刚刚问出的消息分享了一遍。

  沈京墨秀眉微拧,双手托腮,问陈君迁:“你就没劝劝他?”

  陈君迁叹气:“劝了,没用。那臭小子几年不见,又倔又不长嘴,我说他要实在不喜欢人姑娘,就和离,我帮他去说都成,别耽误了人家,他话也不说就走了。你呢?”

  沈京墨跟着叹气:“虽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但夫妻还是要两情相悦才好,我当然也劝她另觅良人了,她也没答应就走了……”

  她说到这里突然一顿,继而兴奋地看向陈君迁:“不对!他们两个要真像说的那样彼此无意,那为何不同意和离?玉娘还能说得过去,毕竟不知还能不能找到命格相合之人,那川柏为何不答应?”

  陈君迁愣了一下,似乎明白了她的意思:“你是说,他俩其实对对方有意,只是不肯承认?”

  沈京墨连连点头。

  陈君迁笑着摇摇头:“他俩都在一起三年了,成亲也有两年了吧?谢家巴不得他们成亲,我和爹也没说过反对,没有人阻止他俩都不肯好,那就是好不了了。”

  沈京墨却不认同:“咱俩一开始不也有误会?兴许他们就是缺个契机,说开就好了。”

  “咱俩跟他俩可不一样,”陈君迁严肃地纠正她,“我从一开始就爱你,是你不给我机会说。”

  “谁问你了!”沈京墨啧了他一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