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 袭扰

  村民们先是一阵慌乱,逃命的情况下,突然出现这么一群人,顿时被吓了一跳。

  但在火把的映照下,胡姓村民看清楚了余良等几个见过战士的面容,声音才大了起来。

  “不要怕,是余大人!是余大人!”胡刚吼道,有一丝忧愁的脸上,更多的是开心。

  其他村民这才从拖家带口慌不择路中的情绪下,冷静下来。

  余良也明白,他们现在遇见的,是吉水村的村民。

  两波人,举着火把,如会师般,在后山的雪地中,汇成了一个大圆。

  余良先是问了吉水村的情况,得知吉水村的村民为了阻拦敌军做的那些事情。

  特别是胡刚,他女儿还在地主手里呢,却仅仅因为余良的一个承诺,还是义无反顾地遵从余良安排的计划。

  本来他们对余良的安排的事情,在盐巴洒完的那一刻,就算完成了。

  最后出现了变故后,竟和胡老汉商量后,发动整个村子的人,坚定地执行着‘敌军来临前,河面不能结冰’。

  余良用革命军最高指挥官的身份,正式的和胡老汉以及胡刚等人,亲切地握了握手。

  他们不知道这握手是什么含义,但看余良肃穆认真的表情,知道了余良想要表达的感谢和认可。

  “辛苦大家!”

  余良让村民们继续在山坳中,山洞里等一些地方进行躲藏,并告知他们后续要注意的危险。

  然后脱离村民们,开会决定今天晚上,就对河对岸的敌军,展开一定的行动。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余良将敌大我小、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所进行游击战的十六字作战方针,以及如何在游击战中歼灭敌人,讲述给战士们。

  不是直接机械的安排任务。虽有点耽误时间吧,但余良觉得阐述这些内容是有必要的。

  实战是传授教导的最好时机!

  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他们安排好了接下来的行动计划。

  所有战士弃了马,以步行的方式,向湍荡河进发。

  战士们是分散行动的,分成了两个战斗小组,分别由余良和余田进行带队,一路上游,一路下游。

  人数少为何还分散呢?集合在一起不是更能集中战斗力吗?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此次要执行的不是歼敌任务,而是一次袭扰任务。

  人员一集中,容易产生动静,引起敌军警觉。

  中途暴露身形,就无法到达指定的袭扰地点。

  余良这一组先来到了吉水村。

  他们发现,吉水村内有一队先遣过河的侦查队伍。

  他们躲藏在隐蔽位置,看着这队人马,举着火把在村里四下搜索。

  “告诉余田参将,小心敌人的斥候。”

  夜晚的能见度,在没有火把的情况下,很低。

  战士们虽熟悉在黑暗中作战,但在地形不是太熟悉的情况,信息传递始终是一个难题。

  余良告诉边上的战士,战士以步行传递的方式,朝着余田小队前进的方向跑去,过了一会又轻手轻脚的回来。

  对于此时在吉水村的敌军斥候,余良没有出击全歼的打算。

  这几个斥候人数不多,他们很容易就在无伤的情况下,把他们全歼。

  但敌军的斥候是每固定一个时间就要传回一次消息的,把他们全歼了,固定时间没有消息传递到敌军将领,敌军马上就会引起警觉。

  他们耐心地等候着敌人离开村子,然后才从隐蔽的地方出来,按照原定的路线前进。

  战士们找到能过河的河段,再摸到敌军驻扎的地方,花费了一个小时的时间。

  林强束在临时军帐内,也收到了斥候传来的消息。

  “一个村子的人,都不见了?”他感到奇怪。

  “周围的地方你们侦查过了吗?”

  斥候回答:“没有,虽然看见杂乱的脚印跑动的方向,但感觉有埋伏。”

  “最近能过河的地方,有多远。”

  斥候再回答:“要翻过侧面的两座小山,没有路,必须要强行劈开荆棘,才能到达河滩,对岸也是这样的情况,清理出能让辎重车通过的道路的话,恐怕要花费半炷香的时间。”

  斥候士兵本来接触的军事知识就多,很多情况不用探讨,他们也能估算得出来。

  “嗯,你去吧!加强对营地周围的巡查力度。”让斥候离开,林强束成沉思状:“不是埋伏我们的?废了这么大周章,只是为了让我们延时过河?”

  他望向帐内的将领和参谋人员,昨天判断的,河对岸有埋伏的猜测,现在看来是不对的了。

  “恐怕是这样的!”有参谋人员回答道,“现在革命军面对的不止是我们一支队伍。还有从武阳城出发的队伍。”

  “拖住我们的时间,他们好全身去对付武阳城军队。”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