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太上皇出事了

  嬴昭犹如抓住救命稻草,连忙点头。

  “立刻派人去寻找!务必找到能治好太上皇的神医!”

  命令下达后,官员们四处打听,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找到了一位据说医术出神入化的老者。

  老者被小心翼翼地带进宫,为太上皇诊断,叹气道。

  “太上皇所中之毒已深入骨髓,老夫也只能尽力一试,不敢保证一定能药到病除。”

  嬴昭说道。

  “只要能治好太上皇,朕重重有赏,高官厚禄,任你挑选!”

  老者深吸一口气。

  “多谢陛下,老夫定当全力以赴。”随后便开始为太上皇治疗。

  整个宫廷都弥漫着紧张压抑的气氛。

  与此同时,朝中的一些势力开始蠢蠢欲动,心怀鬼胎。

  “如今太上皇病重,陛下又为此时焦头烂额,无暇他顾,咱们是不是该为自己的前途和利益打算打算了。”

  “不可轻举妄动,此时局势不明,小心偷鸡不成蚀把米,引火烧身。”

  而在这混乱之中,又有人向嬴昭进言,说此次事件背后可能还有更大的阴谋。

  嬴昭点头说了一句。

  “还有阴谋?给朕查,一查到底!朕倒要看看,究竟是谁在背后兴风作浪!”

  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被牵扯进来。

  一些原本看似忠心耿耿的大臣也在证据面前露出了马脚。

  “朕没想到,朕的身边竟然隐藏着如此之多的不忠不义之人!你们这些吃里扒外的东西,朕对你们不薄,你们竟然如此辜负朕的信任!”

  大臣们噤若寒蝉,纷纷跪地,在这紧张的局势下,那位民间老者终于传来了好消息。

  “陛下,太上皇的病情经过老夫的诊治,已有所好转。”

  嬴昭大喜过望。

  “太好了,重重赏!你想要什么,朕都满足你!”

  宫廷中的紧张气氛稍有缓解,但调查仍在继续,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隐患。

  那些被查处的官员们在狱中互相指责,推卸责任。

  “都怪你,出的什么馊主意!若不是你,我们怎会落到如此下场!”

  “要不是你贪心不足,利欲熏心,能有今天这般田地?”

  大秦的朝廷经过这次风波,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大洗牌。

  嬴昭站在朝堂上,看着底下的大臣们说。

  “此次事件,给朕敲响了警钟。朕希望诸位爱卿能以此为戒,忠心为国,若再有此类心怀不轨之事发生,朕绝不姑息,定斩不饶!”

  大臣们齐声高呼。

  “陛下圣明,吾等定当忠心耿耿,肝脑涂地,为大秦鞠躬尽瘁!”

  然而,新的挑战又摆在了嬴昭面前,嬴昭再次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

  “诸位,如今灾情严重,百姓受苦,朕心忧如焚。诸位有何良策应对?”

  大臣们纷纷献策。

  “陛下,应当开仓放粮,救济灾民,以解燃眉之急。”

  “还需派遣得力官员前往灾区,组织救灾,安抚民心。”

  嬴昭一一听取意见,深思熟虑后做出决策,在救灾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官员贪了救灾物资的情况。

  嬴昭得知后,怒发冲冠。

  “这些胆大包天的家伙,在百姓生死存亡之际,还敢中饱私囊,简直丧心病狂!”

  他再次下令严查,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收好处之人。

  “给朕查,一个都不许放过!朕要让他们知道,秦法无情,违者必究!”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灾情终于得到了有效控制,百姓们对嬴昭感恩戴德,纷纷称赞。

  “多亏了陛下的英明决策,咱们才能度过这场劫难。”

  “陛下真是圣明之君啊,心系百姓,是我们的再生父母。”

  在这之后,大秦国内逐渐恢复繁荣,百废待兴,但嬴昭不敢有丝毫懈怠,他深知作为一国之君的责任重大。

  一天,嬴昭在御花园中散步,思考着大秦的未来发展方向。

  皇后李婉莲轻声说。

  “陛下,您整日为国事操劳,也该歇歇了,莫要太过劳累,伤了龙体。”

  嬴昭握住皇后的手说。

  “朕身负天下百姓之望,怎能贪图安逸,懈怠政事,尚未真正富强,百姓尚未完全安居乐业,朕一刻也不敢放松啊。”

  李婉说道。

  “陛下一心为国,臣妾深感敬佩,但陛下也要保重身体,只有陛下龙体安康,才能更好地治理大秦,造福百姓。”

  嬴昭长叹一声。

  “爱妃所言极是,朕自当注意,只是这天下之事,千头万绪,朕不得不时刻操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