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见面礼!

  黄忠上前解释道:“天师,这次率大军来迎,也有李家主的原因。”

  “哦?”

  李瓒说道:“陈留郡尉氏县令李子通,是我李家的旁支。”

  “李子通心慕将军已久,早有投诚之心,现在,李子通就在前方军中。”

  陈玄明白了:“你能说服李子通投降?”

  李瓒轻笑一声:“除了李子通的尉氏县,还有扶沟县,对面的五千官兵,是两县能动员的所有兵力了。”

  “可是,在天师的无双威势下,那些官兵又算得了什么?”

  “天师的三万大军已驻扎在此在五日有余,官兵始终不敢动弹。”

  “请天师允许我前往官兵劝降!

  得到陈玄的授意之后,一人一马,李瓒从陈玄阵中出发,向官兵阵营缓缓驰去。

  两军外围,大量的百姓有点摸不着头脑。

  这些百姓都想随着陈玄的大军进入颍川安家。

  春江水暖鸭先知,老百姓对于天下大势虽然并不了解,但是他们最为务实。

  颍川与陈留紧邻,尉县和扶沟两县的百姓,大多有几个颍川的亲戚。

  陈留处于官府治下,朝廷用兵日急,赋税大增,两县百姓生活愈加困苦。

  反观颍川的亲戚,日子却过得蒸蒸日上。

  黄巾和官府哪边更好,质朴的老百姓是能分得清的。

  “李大伯,你怎么也要去颍川?据我所知,你过得还不错啊。”一名年轻后生问道。

  李大伯叹了口气:“我虽然有几亩良田,但是官府的赋税名目日渐繁多,即使我辛苦劳作,也是个入不敷出。我不走能怎么办?”

  “只是可惜了您的家业了。”

  “听说颍川那边会分发田地,等我们过去之后,自然有田可耕,没有什么可惜。”陈大伯很是坦然。

  “是啊,我也听说了,黄巾治下,人人有田,家家有产,所以我们才都想过去。”

  “颍川毕竟人生地不熟,等我们过去之后,可要互帮互助啊。”

  “希望过去之后能顺利安家吧。”

  说到安家,百姓心中都有些凄凄然。

  安土重迁,历来是中国的传统,如果不是实在活不下去了,又有谁会想要远离故土呢?

  “陈玄派人来了!”扶沟县令面露惊惶,他扭头看向一旁的李子通,却见他仍然镇定。

  “只要没有进军就好。”李子通淡淡说道。

  “鄢陵李家,特来求见二位县令!”

  “李瓒大人!”王县令惊呼。

  “李氏旁枝李子通,见过家主!”李子通迎了上去。

  想到李子通前些日子联合他共同出兵,他突然明白了什么。

  “子通,你做得不错。”李瓒淡淡一笑,“这位就是扶沟王县令了?”

  “见过李大人。”王县令瞥了一眼身后的官兵,惊疑不定地上前行礼。

  “哪还有什么李大人,如今我的身份是黄巾特使。”李瓒摆摆手。

  “子通都跟你说过了吧?”

  王县令擦擦头上的汗水:“还请李公明言示。”

  李瓒先是向后一指:“天师大军足有三万,兵强马壮,即使要荡平陈留,也是轻而易举的。”

  “天师刚刚回军,士气高涨,如果黄巾军趁着此时大举进攻,即使你们合兵一处,也绝难阻挡。”

  “李公说的是。”王县令低下头去,仍然犹豫不决。

  “我就直说吧, 李某此次前来,是想劝王县令献城投降。”

  王县令抬起头了,发现李子通已经站到李瓒的身后,笑脸盈盈地看着他。

  “李兄已经做好决定了?”王县令苦涩地问道。

  “王兄,你且看,想要归顺天师陈玄的百姓,不下两万!”

  “百姓流失如此之巨,如果朝廷降罪下来,我们都难辞其咎!”

  王县令看向远方的人群,知道李子通说的是事实。

  李子通的声音柔和下来:“王兄,我诳你率军前来,是我有错在先。”

  “但是,这也是你我二人唯一的生路了!”

  “正如我刚才所说,我们夹在朝廷和黄巾之间,必须做一个选择!”

  “李家主已经为我们铺好道路,只要我们二人归顺黄巾,天师陈玄不会为难我们。”

  “王兄仍然可以继续做扶沟县令,这是我为王兄争取的一个机会啊!”

  王县令思前想后,最终艰难地咽下一口口水,重重地点头:

  “王某愿降!”

  李子通轻轻点头,命人发出约定好的信号。

  “官兵投降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